【荆楚文化旅游】三国战湖北

  • 2014-08-08
  • 分类:湖北省内旅游
  • 标签:荆楚文化
  • 阅读3265
  • 评论0
网络上有人发帖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此三次战争决定了三国的格局,有两地的地点在我湖北。湖北历史悠久啊!”有跟帖者不屑,“都是外地人在你们地盘上打架而已!”又有人喟叹,“得利的是胜将,最惨的是战场。”

湖北地处中原,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是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号称“九省通衢”,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从古至今一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关羽力战荆州,郭靖死守襄阳,陈友谅建都武昌,李自成兵败九宫山,在虚构的非虚构的文字里,湖北都是最好的战争发生地。

时至今日,发生在湖北的绝大部分的战争都因岁月无情而消失在历史的故纸堆里,只有三国争霸战,虽然发生在千年之前,却因一部明代成书的小说《三国演义》和此后文人骚客的无数诗词歌赋,依旧鲜活如初。

因《品三国》而出名的易中天曾经在北京大学做过一场演讲,题为“楚汉三国与湖北”》:“在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咱们湖北就是处于这样一个状态,它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发生了襄樊战役,也就是关羽去攻打樊城,曹仁在那里守。还有水淹七军,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偷袭公安等,发生了很多这样的战争,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这是东汉三国时候的情况。 ”

在《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中,涉及湖北的就有七十多回,从诸葛亮定计古隆中,到刘备借荆州;从蒲圻赤壁大战,到夷陵火烧连营;从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到关云长败走麦城……一段三国故事,已经融入湖北的血脉之中。三国故事在日韩家喻户晓,武汉的旅游社曾频频接待对三国感兴趣的日韩旅行团,据说曾有一个日本青年,手拿一本《三国志》,一一踏访。

三国历史,历史年表记载的只有短短60年,起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终于公元280年孙皓被俘吴亡。如果按照更广为人知的《三国演义》里的发展线索,三国的故事当始于襄阳,终于襄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定三分天下,这是三国故事之始。羊祜、杜预先后镇守襄阳,定下灭吴大计,后实施,天下归一,三国故事至此终于襄阳。

据此游湖北,襄阳为第一站,从刘备三顾古隆中开始,然后是孙刘联军在夏口(今汉口)抗曹,遇于赤壁,曹军以长江为拒,退守乌林(今洪湖)。赤壁一战后,曹军经华容道(今监利)逃脱。之后是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陆逊火烧连营,刘备猇亭惨败。再之后可以到当阳,看赵子龙大闹长坂坡,关云长败走麦城。最后回到襄阳,羊祜、杜预定下灭吴大计,天下归一,三国自此而终。

除了襄阳,湖北诸城中,赤壁因一战成名,荆州则留存最多的三国遗迹。杜甫写《江陵望幸》,“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江陵即是今日的荆州,其前身为楚国国都“郢”,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荆州西控巴蜀,北接襄汉,襟带江湖,指臂吴粤。是诸葛亮口中,“欲得天下,必先踞荆州。”三国中,曹操率军南下收取荆州,周瑜击败曹仁得到荆州,刘备用诸葛亮计借荆州,孙权派吕蒙袭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陆逊拜江陵侯守荆州,晋武帝令杜豫收复荆州。正所谓,“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

相比襄阳、赤壁和荆州,当阳可谓最寂寞的三国名城。当阳是鄂西小城,东临江陵,南抵枝江,西与宜昌相连。有好事者统计,《三国演义》中,有16回、52次提到当阳、长坂坡、麦城和玉泉寺。发生在当阳的战事有三,皆是名传千古:一是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单骑救主;二是张翼德大闹当阳桥,独退曹兵;三是关云长败走麦城,父子归神。尤其是麦城,关羽之于麦城,正如拿破仑之于滑铁卢,是英雄末路的地方。据说麦城有残存城垣约100米,可是现在只能看到一块平地隆起的土丘。在关羽陨落之后,麦城人感其忠义,建了关帝庙,可惜现也不存。

湖北境内现有的古三国遗址、遗迹及纪念性建筑有180多处,按《湖北省三国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湖北将以长江和汉江为两大发展轴线全力打造三国旅游三大古战场:襄阳古战场、荆州古战场和鄂吴王古城区。

千年前的三国征战,给湖北留下无数断壁残垣,但千年之后,却是最宝贵的一段人文财富。看三国,游湖北,不过感慨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目的地之一

荆州古战场:荆州风云

欲得天下,必先踞荆州。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语,决定了荆州城此后的命运走向。

荆州的历史,简单说起来,不过是一部惨烈的战争史。

秋战国时期,是楚王称霸的豪迈和白起破郢的惨烈;三国时期,荆州是棋盘上的一颗必争的卒子,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一个荆州,决定了一部《三国演义》的走向;五代十国,烽火连天中,是城墙上不断变换的大王旗……纵观一部荆州史,有记载的大小战役就有2000多次,其中,著名的战役就有100多次,不论三国争霸战,晋灭吴之战、西魏灭萧绎之战、北宋平荆南之战以及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都离不了一个荆州。

清代野史《竹叶亭杂记七》中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乾隆初年,朝中有个侍卫官被擢升为荆州将军,众人对其表示祝贺,他却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荆州这个地方你也争,我也夺,连关老爷都守不住,如今叫老夫去,这不是明摆着叫老夫丢命吗?

荆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与其地理位置脱不了干系。宋人云:“江陵大府,雄踞上流,表里襄汉,巴控巴蜀,扼湖广。”元人说:“荆州西眺望梁益,南控两广,据江淮上流,诚为要地。”如今行走荆州,除了古老巍峨的城墙,已经找不见太多昔日战事的影子了。但血流得多了,总会给这个城市留下烙印。比如,荆州民谣里就有这么一句:“荆州不怕刀兵”。由此可见,战争对荆州的影响。

一百二十回《三国演义》,有好事者统计,其中有七十二回得内容涉及荆州,乱世英豪在这个千年古城粉墨登场,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届时流传千古的传奇。“欲闻三国事,每欲到荆州”。荆州,丰富了一段三国演义,三国争霸,则成就了一个荆州。

如今的荆州城,所到之处皆是三国战事的遗存,不用刻意寻找,信马由缰,等着你的,又是一段故事。细数荆州地名,刘备公安门、关羽点将台、掷甲山、马跑泉、张飞一担土、三气周瑜芦花荡、得胜街、洗马池……走在这些地方,仿佛能听见穿越千年而来的鼓声阵阵、马蹄隆隆。

三国里,似乎所有的人物都或多或少能与荆州扯上关系,但其中牵扯最深的无疑是关云长关羽。关羽镇守荆州十年,他因荆州而兴,又因荆州而败。荆州城内现存多处关公庙,其中最大的是南门关庙,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与陕西解州关祠、湖北当阳关陵并列为全国三大关公纪念圣地。南门关庙后毁于战火,现在能看到的关庙是1985年原址重建的,共三进六殿。正殿内有两株参天蔽日的银杏,据说是元末清初所植。

今日的荆州正在大打三国牌,2011年9月,荆州获批 “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的称号,此前已有河北涿州、河南许昌和湖北襄樊获得这一称号,荆州算是慢了一拍。

除了三国遗迹,在荆州,最值得一看的应当是保存完好的护城墙。据《后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荆州古城墙的修建时,可以追溯到2800年前的周厉王时期。考古学家先后在荆州发掘出宋代和五代时期的砖墙;两晋、三国时期的土城。荆州古城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好的古城垣。砖城厚约1米,墙内垣用土夯筑,下部宽约9米。墙体外用条石和城砖砌筑。砖城通高9米,周长11281米。砖城墙体用特制青砖加石灰糯米浆砌筑。特制大青砖每块重约4公斤,有的烧制有文字。文字砖记载了操办城砖的官府、官员和时间。这也是荆州古城墙修建史不可多得的档案实证。

荆州古城四周,原有城门6座,每座城门均设置了前后两道门,两门中间建有瓮城,以便“瓮中捉鳖”,致攻城之敌于死地。后为缓解城内交通,新开城门三座,新开城门均无瓮城。6座古城门上原来都建有城楼,时至今日,只有东门和大北门两处有城楼,而这里也是领略荆州古城最好的地方。

和长城一样,荆州古城墙的修建最著名的作用同样是防御。作为古时常见的军事防御工事,荆州古城墙充分显示了这座旧城与战争的渊源:城墙上建有城垛4567个,炮台26个以及藏兵洞4个,而如今最具作战防御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数暗设的藏兵洞,东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长10.5米,宽6.3米,深6米,分上下两层,可容100多人。每层又有小藏兵洞,每个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墙体向外呈长方形突出,对攻城 之敌,可从三面射孔暗箭齐发,使其猝不及防。

王军写《城记》,哀叹被拆除的城墙。在1949年之后,南京、济南、长沙和北京的城墙陆续被拆,当时有歌谣在唱,“一群活泼的青年,在拆运城墙上的砖;阵阵的歌声笑语,惊醒了古老的城垣。古老的城垣,一直沉睡了多少年!荆棘遍体,灰尘满面。”王军说,“我们古老的古城,就这样渐行渐远了。”

幸运的是,久历战火的荆州最终却保全了城墙,也保全了这个千年古城最初的风骨。

荆州主要景点:

城墙:是国内保存最好的护城墙,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外有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护城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驾舟从内河可直达武汉。

荆州博物馆:该馆曾荣获全国市县级“十佳博物馆之首”,内有馆藏文物13万件。荆州博物馆收藏的古代漆器数量居全国之最,馆内的楚和秦汉简牍数量也居全国第一。

公安门:公安门位于古城墙东南角,又称小东门,是古城唯一的水门。公元210年,立营公安县的刘备,从接替周瑜执掌帅印的鲁肃手中侥幸借得荆州,并派关羽镇守,他自己仍扎营公 安。以后刘备每由公安来荆州视察防务,都经水路,由小东门码头登岸入城。为纪念这段难忘的历史,后人遂用刘备驻守之地的公安代称小东门。  

得胜街与洗马池:得胜街即荆州城大北门金水桥外的那条街道。传说关羽镇守荆州时,曾北攻樊城,在沔水与曹军遭遇,大胜而归,经此街道进城,此街也因之得名为得胜街,且一直沿用至今。进得城来,关羽见其宝坐赤兔马征尘满身,见北门内东侧有清澈见底的池塘,于是策马而至,亲手为赤兔马洗涤,此塘后谓之洗马池。

目的地之二

猇亭遗恨

时至今日,提及三国古战场,大部分人都只知赤壁,不知猇亭。

在《三国演义》中,涉及猇亭之战的文字并不多,只有八十一至八十四的四回,不足两万字。但事实上,纵观整段三国争霸史,猇亭之战算是真正的转折之战。正如诸葛亮在闻知刘备移营,犯了兵家大忌后,长叹一声:“汉朝气数休矣!”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品三国》里特别讲了一章:猇亭遗恨。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荆州争夺战,刘备既失关羽又失荆州。不肯善罢甘休的刘备在一年半后发动了意在夺回荆州的猇亭之战,最终却以兵败身亡而告终,并成就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的传奇。

猇亭之战,又称夷陵之战,是三国战争中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齐名的重要战役。三场战争,都以战争发动者的失败告终。官渡之战是袁绍发起的,袁绍败了;赤壁之战是曹操发起的,曹操败了;猇亭之战是刘备发起的,刘备败了,一代霸主,最终身死,托孤白帝城。


猇亭位于宜昌市东南方,与宜都隔江相望,与枝江接壤,面积约118平方公里。虽是弹丸之地,却因地势险要,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除了三国时期决定吴蜀命运的猇亭之战,汉帝毁公孙,西晋拒东吴,梁陈争安蜀等数十次战争皆发生在这里。

“猇”字据许慎《说文解字》里说说:“虎鸣也。”意为虎吼之声。“亭”则是古代行政区划,十里为一亭。“猇亭”这一地名的由来,相传也与三国故事相关。虎将张飞曾任宜都郡太守,一日他经过虎牙滩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