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建设景区打造“全国旅游第一大县”

  • 2014-02-20
  • 阅读770
  • 评论0
接待海内外游客61.44万人次,同比增长49.34%;实现旅游总收入5.74亿元,同比增长58.49%……今年春节黄金周,桐乡旅游的“成绩单”令很多人“出乎意料”,增长幅度大大超过往年。桐乡市旅游委员会主任卢爱驰说,借着打造“全国旅游第一大县”的契机,桐乡给传统景点注入智慧因子,用时尚元素勾兑古典景致,全市旅游悄然发生着变化,旅游产业正呈现“放大效应”。

  三大因素引数据攀升

  “在团队旅游、公款消费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旅游收入大幅度增长,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近年来桐乡打造旅游品牌的成效。”桐乡市旅游委员会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顾国强告诉记者,根据旅委初步分析,“全国旅游第一大县”品牌的打响、全市旅游公共服务的提升,以及百姓出游观念的转变等都是此次数据攀升的主要因素。

  “之前看到新闻说桐乡要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县’,就趁放假带着家人一起来感受一下,看看到底是怎样的。”来自芜湖的游客陈海亮春节期间与家人一起坐快客来桐旅游,一下车,他们就走进旅游咨询中心,对公交线路、景点位置、介绍等了解了一番。翻看着桐乡的旅游地图和宣传册,他感慨:“记得第一次来桐乡是跟着旅行团的,只在乌镇景区走马观花式地逛了一圈就离开了,这次一定得好好玩几天。”

  与陈海亮不同,来自上海的游客钟慧萍则选择自驾来乌镇。“现在我们都喜欢自驾游,比较方便、自由,而且这次在高速和进镇公路上都看到很多乌镇的指示牌,一路开来都挺顺利的,只是在进入景区的路上堵了一会儿车。”她说,这次自己的旅程安排还特意增加了桐乡世贸中心和崇福皮草大世界两站,“一站吃美食,一站买皮草。”

  据了解,去年,桐乡增加、明确了近30块高速路、公路指示牌,还在客运中心设置了旅游咨询中心,为游客出行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智慧旅游让游客“自愿”留下

  “根据数据分析,游客人数增加,旅游收入提高,这意味着游客消费多了,也说明游客在桐乡待的时间比以前更长了。这是我们很希望看到的,到2016年我们力争要让游客在桐平均停留2天以上。”顾国强说。

  他表示,现在来桐旅游的游客大多还是自发性停留,线路多是自己预先在网上搜索制定的。而接下来,桐乡的目标是引导他们留下,也就是通过智慧旅游建设,让游客一进入桐乡就知道景点、餐饮、住宿等信息,并推出一系列能够吸引他们留下继续消费的优惠措施。“比如,游客买了乌镇的门票,当他在下一个景点消费时就可以享受打折优惠,而当他第三次消费时可以享受返利等,以此类推。”

  其实,去年7月,桐乡市旅委就推出了“桐乡智慧旅游手机客户端”,用户只要在手机、平板等终端上安装该软件,景区语音、图片介绍、周边吃住行等都可以在“手指”上玩转。“‘智慧旅游’是我们今年的开发重点,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个软件进行进一步完善,丰富其应用及内容。”

  据了解,2013年桐乡增加了1个3A级景区和4个2A级景区,内容涵盖乡村游、文化游、购物游等,为游客提供了新鲜的景点选择,而今年规划的26个景点也已全部启动,预计在2016年将给来桐的游客一种全新的体验。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