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瑶池” 新疆天山天池

  • 2014-03-04
  • 阅读1673
  • 评论0
地理位置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自然保护区可分为历史编辑
历史介绍:
公元前十世纪,西王母周穆王瑶池相会的神话,极具浪漫色彩。《穆天子传》卷三载:“乙丑,天子觞西王母瑶池之上”。这一美好神奇的传说,激发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无尽遐想。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一首千古 绝唱:“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至今令人荡气回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42页载:“西王母者,不过是西方一国君”。直至东汉末年,道教兴起。道徒们将西王母请入道门,尊为天界之首,一起被道教和世人供奉,顶礼膜拜。天池娘娘庙,当年规模宏大,香火鼎盛。至1932年毁于战火。1999年,
台湾道教“慈惠堂”总道长周文义与乌鲁木齐道成实业责任有限公司在原娘娘庙遗址上合资修建了现今的娘娘庙。这一现代的壮举,对迷人的天池和悠久的道教传承又一次锦上添花
“大天池北坡游览区”、“大天池游览区”、“十万罗汉涅般木山游览区”、“娘娘庙游览区”和“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每区八景,五区四十景。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自然保护区可分为“大天池北坡游览区”、“大天池游览区”、“十万罗汉涅般木山游览区”、“娘娘庙游览区”和“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9e49_b.jpg每区八景,五区四十景。
湖水系高山溶雪汇集而成,水深近百米,清纯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最为明艳。即使是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是避暑的好地方。
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许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宝塔,是著名的风景树。深绿的云杉林,挺拔、整齐,很有气势,显示出一种高山风景区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皑皑雪峰和葱茏挺拔的云松林,构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天池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一处以高山湖泊、云杉林和雪山景观为特色的国内著名避暑旅游胜地。198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联合国设立的“博格达《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把天山天池风景区纳入了保护区的范围。
游天池可从乌鲁木齐乘汽车前往,上山时山路蜿蜒曲折,伴随一条奔腾的溪流,这是来自天池的水,清澈的溪水冲击岩石时激起雪白的浪花,使人感到一股清新气息。
天池四季,景色俱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吟诗赋文,备极赞誉。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七十年代初,郭沫若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旅游,临湖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佳章。清代,天池周围曾修建过铁瓦寺、娘娘庙等“八大庙”,现已荡然无存。娘娘庙后经人募捐修复供香客使用。天池周围,还有“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
天池风景区,它以天池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观为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光特色。它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 山,东至大东沟,总面积达160平方公里。立足高处,举目远望,一片 绿色的海浪,此起彼伏,那一泓碧波高悬半山,就像一只玉盏被岩山的巨手高高擎起。沿岸苍松翠柏,怪石嶙峋,含烟蓄罩;环山绿草如茵,羊群游移;更有千年冰峰,银装素裹,神峻异常,整个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