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十三朝都城

核心提示: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和人类重要发祥地之一,从中国第一个王朝---- 夏朝起,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建都时间长达2000年左右,在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和人类重要发祥地之一,从中国第一个王朝---- 夏朝起,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建都时间长达2000年左右,在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在浩浩烟云般2000年厚重的都城史页里,记载着多少重大历史变革和时代更迭,涵纳着无数帝王豪杰和风流人物:康迁都斟寻阝,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其后平王东迁,汉高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嬗递;乃至后梁后唐后晋,代相更替,凡十三朝。汉魏以降,洛阳渐成国际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百国来朝,“商遍天下,富冠天下”……。洛阳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最兴盛时期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

 辉煌历史孕育灿烂文化。“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伏羲得河图而画八卦,夏禹拥洛书以制《洪范》;河图洛书,开中华文明之先河。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被奉为“人文之祖”。道学创始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诞生于洛阳。历史名人璨若群星,文物遗存比比皆是,人文荟萃,堪称历史教科书。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孔子问礼至此,三班(班彪、班固、班昭)在此修成《汉书》,司马光在此编成《资治通鉴》,张衡在此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等;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许慎的《说文解字》,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鸿篇巨制,也无一不得肋于洛阳这块沃土;东汉的“洛阳太学”学生逾3万人,为当时世界之最;晋人左思的《三都赋》名声之噪,曾使“洛阳纸贵”;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程颢、程颐二兄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无不在此留下享誉九州的名篇;大诗人杜甫、白居易、李贺、刘禹锡等,或生于此,长于此,或游历于此,终老于此,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洛阳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财富和供人凭吊的遗迹旧址。洛阳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69处、市县级571处、其它重要文化遗存400余处,共出土馆藏文物近40万件。

洛阳是一座优秀旅游城市

洛阳市的旅游资源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品位,在全省、全国都独具优势“老三篇”(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享誉国内外,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大小十八万尊佛像标志着古代石刻艺术的辉煌。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释源”、“祖庭”之称,以她的空灵和隽永散发出国、印两国文化交流的光辉;关林是埋葬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首级的地方,素称中国三大关庙之首;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古墓集合群,犹如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夏、商、周、汉魏、隋唐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排列,被誉为“五都荟洛”。龙马负图寺、洛出书碑、周公庙、王铎故里、二程故里、李贺故里、玄奘故里、千唐志斋、宋范仲淹墓、二程祠闻名于世……绵绵五千年的文化浸淫,使洛阳为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使洛阳成为中国古代史的缩影和海外游子寻根部祖的圣地。天公造化,厚赐洛阳。多彩的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给洛阳丰厚的馈赠。

“ 新三篇”(黄河小浪底、洛浦公园、南部生态旅游区)渐成规模。已经形成300平方公里水面的黄河小浪底旅游风景区,千岛星布,湖光山色,成为领略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绝佳去处;在洛阳绵延无际的群山深处,依次分布着国家级森林公园—人间仙景白云山,龙峪湾、花果山,黄帝密都---青要山,道教圣地---荆紫山,造化神奇的天然溶洞,被誉为“北国第一洞”----鸡冠洞;少林寺、风穴寺、灵山寺名扬天下……洛河被称为洛阳的母亲河,三国时期曹植著名的《洛神赋》即吟育洛河之神。

<!-- 分页 --><!-- 直达 -->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