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丽江旅游

  • 2012-09-17
  • 分类:旅游资讯
  • 阅读1135
  • 评论0

神奇的丽江古城
  丽江,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2006年的初冬,终于踏上了这块仰望已久的土地。亲近这座古城后才发现,她简直美极了,其神奇程度远远超出以前的想象。

  具有8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丽江古城,地处金沙江上游,丽江坝中部,因其形似一方巨大的砚台又名“大研镇”(砚与研同音)。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云南省大理市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古城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是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明代丽江军民府和清代丽江府驻地。探寻它的过去,你会发现这片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纳西民族,则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筑起了自己美好的家园。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徵大理国时,就曾驻军于此。由此开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里,丽江地区皆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设立)世袭统治。其间,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7—1641)曾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已达千余户。可见小城的营建在300多年前已颇具规模。

  古时的城建方法是先行开河,然后依河水的来龙去脉进行城建规划,布街辟路。丽江古城的城建方法亦是依承传统的古城建规划法的经验,所以它也是中国古代城建方法的活化石。聪明的纳西人沿水造屋,逢河架桥,水边铺起石板路,沿路摆开店市。自由分布的街道,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的美学意韵,形成了“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图画。古城上下,“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纳西人充分利用城内涌泉修建的多座“三眼井”,上池饮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是纳西族先民智慧的象征,是当地民众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经典杰作,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惟一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就是因为古代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如果筑城墙,就犹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这样显得不吉利。由此可见,纳西族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民族)。同时,她又是一座风格独特的“高原水城”。走进小城,两个巨大的水轮(俗称“大水车”)最为夺目,它如日月经天般转动不息,象征着古城永久的活力,也标志着城池的起点。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在水轮的转动下又分成无数支流汩汩流淌,穿街绕巷,流遍全城。无论你身处小城何处,如果迷了路,只要逆水而行,一定能找
到城池起点的大水车。

  桥是丽江古城的腰脊,连接着四通八达的小巷,牵动着小城流动的脚步,擎起马帮车辙的声响。廊桥、木板桥、石板桥、石拱桥,样式多彩不一,而大石桥在三百多座石桥中脱颖而出,成为众桥之首,那桥下玉龙雪山的倒影,清晰可鉴,便有“映雪桥”之别称。双石桥则成为城内众桥之鼻祖,担负起四条主要街道汇聚与分支的重要任务,那几百年不弯的脊梁,驮起古城昨天的喧嚣与今天的文明。旁边的水车,被风雨剥蚀的斑驳面孔,如同一双含情脉脉的眸子,注视并记录着古城的故事。历经多少年的沧桑岁月,她仍在忠贞不渝地守护着双石桥,与如梭的
日月一同不知疲倦地转动着。那扬起的水声,似歌,似乐,似天籁之音,余韵袅袅。那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仿佛绝代名姝,洗尽铅华,那般风情令人难以抵挡。

  古城的心脏叫“四方街”,名曰“四方”并不四方,它成矩形却四通八达。四大主街和两条侧街均从它的四角和腰部左右辐射。每条主街又分出诸多小街窄巷,形成逐层外扩的格局。顺着这个格局,散布全城的河、渠、井、塘的水,也就有长、有圆、有方。四方街地势稍高,从这里放闸流出的水,漫坡过市,卷走污尘弃物,使玉花石条铺就的古城街巷光滑洁净,光亮如初。人们可以从那凹凸斑驳的石板上读出这条滇藏茶马古道的历史沧桑,读出古城的文明习俗。早在明清时期,四方街已是滇西北的商贸枢纽,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早已闻名遐迩。

   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的保持着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充分体现出纳西文化的特色,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亲近小屋,凝视着琉璃彩瓦,仿佛走进了历史的迷宫。细细品味,依稀可见昨日的风华。那早已飘摇的镂花古窗,仿佛一双深邃的眼睛,向人们诉说着这屋内屋外曾经的喜怒哀乐以及它曾经的时尚与年轻。抚摸着早已褪色的门楣,注视着模糊的彩绘,粗朴中仍然流露着当年的精致。推开门的吱呀声,仿佛苍凉的记忆从沉睡中醒来,慵懒地打了个哈欠。迈进去,如同穿越了时空的隧道,那一脚踏空的晕眩,悄然若失而不知今夕何年。穿过窄窄的小石弄,顺着木制的台阶拾级而上,一望无际的脊形屋瓦中木府巍巍,鹤立鸡群,气势恢弘,如同到了“紫禁城”。难怪徐霞客云:“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古城的东巴文字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惟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字,这1400个单字及丰富的词语,涉含了哲学、历史、天文、宗教、巫医、民俗、文学艺术的各方面。如今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0000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丽江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着名。其中,大型古典音乐套曲《白沙细乐》集歌、舞、乐为一体,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
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丽江纳西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由于乐队成员多是来自民间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纳西寿星乐团”的美誉。

  古城的西北约20公里便是著名的玉龙雪山,主峰海拨5596米,在丽江古城抬头可见。雪山终年积雪,在碧蓝的天幕映衬下,象一条飞舞的银色蛟龙。玉龙雪山以它绝妙的风姿和奇异的景观,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考察和观光者。雪山至今尚未被人类征服,还是一座处女峰。在这里,不仅能观赏到雪山奇景,还可以领略高原森林的风姿和珍稀动植物的情趣。因此,玉龙雪山被称为“现代冰川博物馆”和“植物王国”。但是,玉龙雪山不轻易被人看到她白雪皑皑的顶峰,因为她很容易被云雾遮住,只有当太阳出来时,才会露出笑脸让您一睹芳容,但很快又会隐没
在云雾之中。

  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单,成为全国首批受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2001年10月,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2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行列;2006年又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

丽江旅游咨询电话:
4006 888 808   0888-8889277       
0888-8895811   0888-8895812              
0888-8895813   0888-5114111 
传真:0888-8889276  0888-5166088 
企业QQ: 4006888808
OK旅程网:www.4006888808.com  
丽江自由行:www.oktrip.com.cn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