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原生存、高原地区特点

  • 2012-09-25
  • 分类:旅游资讯
  • 阅读3889
  • 评论0

(一)高原特点
    高原地区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去高原之前,应该对其特点有所了解,做到有备而来,才能再高原地区很好的生活下去。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高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条:

1、海拔高,气压低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压下降约5毫米汞柱。由于大气压降低,氧分压和水的沸点也呈规律性的降低。所以在高原上煮食物,必须用高压锅就是这个道理了,不然食物是没有办法煮熟的,在高原上烧开水,其沸腾时的温度也是无法达到100度的。

2、气温年差小,日差大
     用“年无炎夏、日有四季”这八个字来形容这一特点是最恰当不过了。高原地区的日夜温差可达30-40度左右,因而午间燥热,早晚严寒。在背阴及向阳地区,市内与室外,日光直射与斜射地区温差很大,因而到高原地区旅行,对温度的变化要有充分的准备,带好御寒衣物,包括鞋、围巾、帽子、厚手套。只有准备充足,才能抵御严寒。

3、阵雨少,风速大
     高压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10--1140毫米。山区的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风向昼夜不同,白天风沿山坡吹上山顶,夜晚风由积雪的山顶吹向山谷,所有夜晚更冷。

4、气候干燥
     高原地区年降水量少,日照日渐长,水蒸气蒸发快。因此,高原地气候干燥。在加上风大,人体丧失的水风很多,会引起口渴,皮肤开裂等症状。所以去高原地区,一定要多吃蔬菜、喝水、吃水果。
     

        草原多风,峡谷多雨:山顶冷,山下暖:宽谷日照时间长,气候多变。尤其是在草原,时晴时雨,时风时雪。走上高原的人们,就必须有足够的思想与物质上的准备,以面对高原地区忽阴忽晴、忽雨忽雪的天气。及时在夏季进入高原,不能像理解平原上的夏天那样理解“高原之夏”。实际上高原是无炎夏的,只有不时来袭的风风雨雨。
      一个人在出门之前,应该有充足的准备,与此同时,还必须抱有最坏的打算。为什么不是抱有最好的打算呢?因为一个人如果对可能面临的危险没有任何心理准备,而一味在心里想着“旅途肯定一帆风顺”、什么事也不会有的,那么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必然只会心慌意乱、手无足措。但如果事先已经想到最坏处境,倘若真有危险事情来临,就会镇定万分。并能用事先想好的办法加以应付!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