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遇丽江,邂逅拉市海

  • 2012-10-08
  • 阅读1292
  • 评论0
    青山映绿水,绿水照青山的拉市海,位于云南丽江西面8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拉市”,是古纳西语的音译,“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这里原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褶皱隆起成陆,至中新世成为一个准平原,随着横断山脉造山运动的发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这个准平原又分割成三个相对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间盆地,即拉市坝、丽江坝、七河坝。
    拉市坝是其中最高的坝子,坝中至今仍有一大片水域,便称拉市海。拉市海,其实本质上她不是一片海,不过对于高原来说,湖即是海。因为面对高原,没那么多机会,所以有了一片水,就可以称作海,也许,她不一定很大。在拉市海的田间地头,我们时不时会见到纳西人忙碌的身影。纳西人逐水而作,“成沧海而捕鱼,变桑田而种粮”,在传统习俗和村规的约束下,过着富足且可持续发展的生活。
    曾经的拉市海仍是一个季节性淡水湖泊,每年6———10月的丰水期,湖面宽广,湖水面积可达10平方公里,而11月至次年的5月,湖面相对萎缩,甚至完全干枯,形成大片浅滩和草地。听说湖周围有数个溶洞与外面的江河相连,雨季来临湖水上涨的时候,在江河繁殖的各种鱼虾经溶洞游至拉市海,湖水退缩时,鱼虾又沿着溶洞向江河回游,成群结队密密麻麻,形成了“拉市海落水,七成鱼虾三成水”的奇特景观。
    今天的拉市海,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由北往南的候鸟在经历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以及无知捕猎者的围追堵截后,疲惫不堪但满怀惊喜地降落在这里。除了湿地里水草丰美、鱼虾满湖的诱惑外,这里日愈静谧、野趣天成的自然环境,都是吸引候鸟驻足越冬的重要因素。“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欢人笑水声中”。与鸟类朝夕相闻,当地人与鸟类之间也慢慢有了默契。我们的小船划到拉市海深处时,大群的禽鸟会自动让开一条路,等船过了,又纷纷簇拥在小船的左右或后面,扑闪着翅膀游去飞来,啼唱悠远,这种对歌与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让我们心里有股莫名的感动和欣喜,因为能有什么,比人类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更让人愉悦呢?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