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之旅】中国古代宫殿的特点

  • 2014-03-15
  • 分类:历史博文
  • 阅读3964
  • 评论0
古代宫殿的特点1181_b.jpg

1)宫城环绕

早在商周时期,宫殿建筑就形成了以中间殿堂为主,四周围以廊庑,类似后世“四合院”的封闭式布局。春秋战国以后,群雄争霸,各国出于安全的考虑,大筑城垣,形成最早的“城”,此后,城便被应用到宫殿建筑之中。历代帝王纷纷在自己皇宫的周围筑起宫城,即围绕皇宫的城。四面辟有城门,四角建有角楼。不仅如此,往往还在宫城之外建有皇城,皇城之外建有郭城,将宫殿区、官署区、居民区严格分割开来,使处于层层包围之中的皇宫宫殿更显得封闭而又神秘。

2)前朝后寝

古代帝王的宫殿是由众多大小不一的房屋组成的院落。这一院落一般分为前朝后寝两个部分,前朝是皇帝办公、处理政务、举行大典的地方;后寝则是皇帝和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这种布局方式在周代已经形成,以后历代继承下来,直到明清。

3)三朝五门

古代帝王的宫殿号称“九重宫阙”,即前有阙,后有五门三朝,此制始于周代。周代宫室大门前有阙,又叫宫阙,是用做观察、防御、揭示政令和纳取臣属谏论的地方。其后建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库门,三曰雉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三朝是指外朝、内朝、燕朝。外朝理狱讼;内朝举行治事朝见的仪式;燕朝则专为宴饮群臣并具体处理政务的场所。这种布局方式为后代所继承下来。如北京故宫的“三朝”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五门”是指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4)中轴对称

古代宫殿建筑多由单体建筑组成庭院,又由庭院组合成庞大的建筑群。为了突出皇帝的崇高和无上的权威,便把重要的皇室建筑依次建在轴线上。

5)左祖右社

“左祖右社”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布局常用的形式,即在宫殿的左前方设立祖庙,祭祀本朝先皇,因是天朝的祖庙,又叫太庙;在宫殿的右前方设立社稷坛,祭祀土神和谷神。明清时的紫禁城在宫殿的左前方建有太庙,右前方建有社稷坛,是“左祖右社”建筑布局的典型代表。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