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Kibbutz】百年历史的乌托邦实践

  • 2014-04-03
  • 阅读2914
  • 评论0

基布兹(Kibbutz)是以色列非常有特色的一种生存形式,它类似中国的公社,不同的是它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了。随我镜头一起走入基布兹去感受只属于这里的悠悠生活吧!小吉原创图文,欢迎转载。

本篇来自佳能Canon1DX EF 14mm f/2.8L II USM/Canon70D EF-S 17-55mm f/2.8 IS USM

以色列的基布兹的可以说是现实世界中最接近乌托邦理想的地方了。在这里社区的人没有私有财产,工作有没有工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是否进入基布兹,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外面的人可以选择加入,里面的人可以选择退出。退出基布兹,会得到一些经济上的补偿,相当于退休金。再过去基布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而现在这里也更多的从事着工业和高科技产业。

目前以色列还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基布兹,这里工业产值约80亿美元,占全国的9%,农业产值17亿美元,占全国的40%,虽然其它国家也有公社企业,但没有任何国家让自愿的集体社区承担如此独立的自治权。

每一个基布兹都有自己的商业活动,以获取收入,养活自己。有些种西瓜,有些制造家具。它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回报。而我们参观的这个基布兹则是已养牛业闻名。这个叫做塞里德Sarid的基布兹居民总共有280人。平静而悠闲的生活是这里的全部。

今年63岁的桑迪(Sandy)是我们此行的向导。自38岁他便从美国移民到了这里,现在的他是已经是这个叫Sarid基布兹中的一员了。他热情而爽朗,讲起自己的基布兹滔滔不绝。他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激情,说话的时候很认真,很用力。在基布兹内行走,几乎每个人都老朋友一样跟他打招呼。他就像是一个村长。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内的社会主义试点。其实这样的地方对于我们这样来自中国的年轻人,还是蛮有吸引力的。因为这或许就是我们的父辈们所经历过的集体大食堂吧。在基布兹中成员们一起工作,不领工资,天天到集体食堂吃饭,集体会安排住房和生活用品。集体有公共洗衣房,各家把衣服送去,专人洗衣然后整理好,然后各家自己去取。集体的商店,每个人都可以进去选购,登记就行了,完全不用付钱,很神奇的说。很早以前,还有集体厕所和集体浴室,后来,每家都有了自己的厕所和浴室。

以色列全境的基布兹都有自己的专长-塞里德的专长是牛奶-现代化奶牛场里的几百头奶牛不停地为这里的人们创造着财富,此外还有工艺品厂造纸厂等生产单位。挤奶的工作全部由机械手完成,第一次来到这样现代化的农场,还是蛮让人兴奋的!

这个奶牛场的每一头奶牛都在脚上栓着一个GPS装置:每天每一头奶牛挤了多少奶,这个星期这个季度总共挤了多少奶全部由这个装置与计算机配合计算出来,当然这里生产的每一品脱奶制品也都被这样忠实的记录了下来,当然奶品的品质有了保证!

在我们这些习惯了城市喧嚣的人看来,这里真的是一个现实版的乌托邦。



没有城市的喧嚣,拥有着宁静的生活。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这白色的小屋就是这里人们分配的居所。温暖的阳光,精心种植的各种植让人留恋。

更多地分配居所。

生活在这里真的应该是蛮惬意的一件事情!

村口的告示牌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社员们活动的告示,其实这里的生活也还蛮丰富。

这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村民们对自己家园的装扮,多彩的基布兹然我们看到了普通以色列人对生活的热爱!

多彩的基布兹
多彩的基布兹,墙面上孩子们充满幻想的涂鸦画!

多彩的基布兹,这里就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大食堂,完全免费。

多彩的基布兹,精心装扮的小花园。

抽象而美丽的墙头艺术。



多彩的基布兹

到处都可以看到居民们对生活的热爱。

悠闲的基布兹


很有创意的花盆。

关于基布兹的未来或许从更多的细节上可以看出来,分享另一段别人的游记或许大家可以有更多的感受:

“我们在集体食堂吃饭的时候,碰到了Barak的二儿子,小Barak。他住在特拉维夫,正好来基布兹办点事。“你为什么离开?”,我们问。“哦,一个好复杂的问题”,于是,他给我们讲了些故事。

有一次,小Barak想和一些外面的朋友到瑞士去滑雪,他觉得自己为基布兹的工作所应得的回报已经足够换张去瑞士的机票了,就向基布兹集体委员会申请。但被否决了。原因是,如果每个人都想去瑞士,该怎么办呢。小Barak很不理解。第二次,小Barak又提出了申请,但这次很强硬。他说:无论你同不同意,我都要去。这次委员会同意了。但他似乎并没有太高兴。

小Barak说,在基布兹,大家老腻在一起,有太多的趋同。所以,迫不及待的要到外面去,从事新的东西。

临走的时候,我们问Barak,基布兹人口在增长还是降低,他说还在增长。但是,对于在基布兹生活过的人,70%会选择离开,30%会留下来。所以,其实有很多人在不断加入到基布兹里来。

Barak说,基布兹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有共同信念的人来加入。”

当然随着时光的流逝,百年的基布兹也在悄然的发生着一些改变。

今天的基布兹还有一点不同于从前,村长-这里叫做秘书-以前是不拿人和报酬的,而今天由选举产生的村长则有了相应的工资收入。

酷酷的奶牛保育员以及慵懒的猫。
门口看电视的老人

小孩子们也在学习着如何劳动。

宁静的大草坪。


已经百年的乌托邦式的实践。

看到这张片子,又想起了桑迪先生分别时给我们的总结:“基布兹是最适合老人和狗居住的地方,我非常的喜欢这里的一切,下辈子我如果变成了狗,我依然会选择继续留在这里!”

这里的人看待基布兹,并不是中国人看待共产主义的那种神圣,而仅仅在平常生活之外的另一种选择而已。有一颗平常心。甚至,这也是以色列人习惯于创新的一种体现。已经一百年了,基布兹,还会在以色列持续多久呢?


更多精彩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