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发现应文布施的建文桥

  • 2014-04-19
  • 分类:永州景区资讯
  • 阅读1906
  • 评论0

关于建文帝避难永州一说,今年以来,我们在九嶷山又有了更多的新发现:建文帝于1402年9月去九嶷山舜帝陵祭过舜,在祭舜途中还在下灌的卢家桥落水,被村民救上后,他便在九嶷山逊国为僧,僧名广文即应文,并在下灌建造了龙回寺、应龙桥、应龙亭、广文桥、三圣亭、三公殿,还在龙回寺门前亲手种植了“应龙蕉”。所有的这些在《徐霞客游记》、《宁远县志》和《下灌李氏族谱》中都有记录。

建文帝祭舜途中于下灌失足落水
  一、建文帝下灌卢家桥落水。修篡于1916年的《灌溪李氏族谱》之附卷三《艺文杂志·桥梁》中有一篇《广文桥奇闻》,其记录意思大至如下:公元1402年9月初,明成祖朱棣篡位改元永乐。惠帝朱允炆在两位贴身大内侍卫寒清、寒洁的保护下,亡命南逃,从冷水乡直上来到灌溪的卢家桥,由寒洁背负惠帝从桥上过,欲住九嶷谒舜帝陵。脚滑落水,村人提水发现帮忙救上后,见一武士跪在落水者前说:“圣上,受惊了……”村人吓得转身就跑,后在临终前才把此事告知儿孙。

  二、广文桥又名建文桥。广文桥又名建文桥,这不是传说,而是有文字记录。编修于1792年的《灌溪李氏族谱》之《茂英公上宅宗谱序》第七十页,有一张《灌溪八景图》,图中建文帝当年落水的卢家桥处的标注,既不是原卢家桥,也不是现在还保存完好的 “广文桥”,而是实实在在的“建文桥”。

  三、建文帝祭舜 新田县文管所史世冬在龙池寺发现的《缘化袈裟记》碑刻,经考证立于1408年,该篇碑刻记录:建文帝在派人拜谒道德始祖舜帝、恩公梅等人陵墓后,决定不再当皇帝而入寺为僧。

综合碑刻和下灌的族谱记录,建文帝确实在祭舜途中曾落水卢家桥。
建文帝修建了龙回寺、应龙桥、应龙亭和广文桥
  九嶷山下的宁远下灌村,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号称江南第一村,距九嶷山舜帝陵仅九公里,是历代帝王派官员祭舜的必经之地。在村北一里许的范围内,有许多明初建筑和景致:龙回寺、应龙桥、应龙亭、广文桥、三公殿、三圣亭和应龙蕉。相传这些都是明二帝建文帝朱允炆在这里当和尚时所布施。

  一、下灌有两座“应龙桥”。《徐霞客游记》中记:“下观之西,有溪自南绕下观而东,有石梁锁其下流,水由桥下出,东与箫韶水合。其西一溪,又自应龙桥来会,三水合而胜舟,过下观,始与萧韶水别,路转东南向。南望下观之后,千峰耸翠,其中有最高而锐者,名吴尖山。山下有岩,窈窕如斜岩云,其内有尤村洞,其外有东角潭,皆此中绝胜处。盖峰尽干羽之遗,石俱率舞之兽,游九疑而不经此,几失其真形矣。东南二里,有大溪南自尤村洞来,桥亭横跨其上,是为应龙桥,又名通济桥。”

  根据徐霞客的记录,我们发现,下灌有两座应龙桥:第一座,在下灌村西的西溪河上,“石梁”上游方向。第二座,在下灌村东龙溪河上,“石梁”下游约五百米许。

  经查《宁远县志》,发现第一座“应龙桥” 原在建文帝落水的卢家桥原址,清朝雍正年间,重建此桥时,往下游方向移了约八十米,与“石梁”相并列,宁远知县蒋德重为规避两桥重名,遂将“应龙桥”的另一桥名“广文桥”题写其上。而第二座“应龙桥”其名则一直没有改变。

  查看《灌溪李氏族谱》中的《灌溪八景图》我们发现,以龙回寺为中心,以“应龙”命名还有一座亭,位于没有更名的应龙桥西侧,应龙亭南即龙回寺前门处,有一片芭蕉林,人们则称其为“应龙蕉”。下灌龙回寺傍为什么有这么多以“应龙”命名的桥、亭、树呢?

  二、龙回寺又名应山门。在《茂诚公派下·李氏族谱》,我们发现了一篇由侯铨知县苏莨枋写的《龙回寺序》:


  粤稽龙回寺,在灌溪之右,距县治三舍许。地势高爽,众山环拱,二水交流于前,诚延塘之胜境也。寺之殿宇岁久颓废,所存者其遗址耳。宣德壬子岁,灌溪善士李茂高、李文敬五六辈慷慨然重建,而延塘僧净尔暨定然者,以住持久,于时力所弗及,谒众士随缘募化,或捐谷粟,或舍布帛,鸠工佣力,伐石斩植,乐然就工,佛殿为之巍然,佛像为之俨然。未几,净尔、定然以逝,而善士茂高、文敬亦相继而亡,故其廊应山门未之能为也。天顺庚辰秋,寺僧曰本然、曰广文者,乃谘于众曰:“佛殿虽建,于前其所未为者,盖在我后之人,矧今辛逢雍熙之治,不以有为之,可乎?”时则有若文逊、文恭辈,亦皆文敬之昆仲,闻其言,而遂然之。于是率族之叔侄辈,各出其质,仍取材木陶搏砖瓦,年余所用皆备,集工匠并力为之而廓,应山门完且美矣。噫,诸善士其贤矣哉。粤自圣天子嗣位大宝以来,恩溥仁施,万方清宁,自国都以及闾里,莫不有寺,皆所以奉佛修教,非但迎祥鹰而已也,龙回寺,虽不知创造何代,然颓废概久未能重建之者,今茂高、文敬辈既然有以建之于前,而文逊、文恭辈复有以成之于后,是皆有奉佛之诚心,夫岂夸功要誉而然哉,将见自一世而百世千百世而万万世,奉佛修教之不替者,皆自诸善士始也,若夫获报天而子孙荣显,盖有不期然而然矣,当落成之日,予达自本学归,禹曰,不可无记。遂谨记之。

  文林郎候铨知县苏莨枋

  天顺四年龙集良辰十二月吉旦

  这篇文章在龙回寺落成之日就写成了,该文说龙回寺初创于1432年,1460年最终由僧人广文建成;龙回寺又叫 “应山门”。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应龙桥”、“应龙亭”、“应龙蕉”等古迹名,就会发现“应龙”原来是取“应山门”和“龙回寺”中的第一个字而形成,说明这些以“应龙”命名的古迹,都是龙回寺僧人广文所建。据此,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清雍正年间将村西的应龙桥改名广文桥的原因了:原来,“应龙”就是僧人广文。

  广文既是建文帝朱允炆,那么“应龙”也就是指建文帝朱允炆了。
广文又叫应文
  许多传说说:建文帝在金川门之变后,打开明太祖朱元璋遗赠红箧,内有度牒三叶,一云应文,二云应能,三云应贤。建文帝便化名应文,从鬼门出。但是,这些传说都没有找到建文帝僧名应文的原始依据。而在下灌,我们找到了。龙回寺又称应山门,广文又被人们称为“应龙”,当然他也可以称为:“应山门之广文。”简言之,就是应文。无论是应龙还是应文,这里的“应”、“龙”、“文”都有其具体的含义。我们认为,“应”指“应天”,即南京,“龙”指皇帝,“文”指“建文”或“允炆”。所以,“应龙”实际是指“应天皇帝”,“应文”实际是指“应天允炆。”

  下灌人一直称应龙桥或广文桥为“建文桥”,并在乾隆年间写进了族谱中,1916年,又把建文帝落水卢家桥的传闻写进了《艺文杂记》篇,加之广文即应文与建文帝又生活在同一时期。所以说,僧人应文创建了下灌“建文桥”,广文即应文就是我们要找的“帝不知所终”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去逝后,宁远人把他奉为“三伯公”,又称“三公”或“三圣”,塑其神像予以祭拜,一直到解放初期,所以说,下灌广文桥北的“三公殿”和“三圣亭”也是纪念建文帝的古建筑。

  宁远的这一新发现,为建文帝踪迹永州说提供了更加无可推翻的证据。建文帝踪迹之谜的完全破解指日可待。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