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家模式似乎接近成熟了

  • 2014-06-10
  • 阅读843
  • 评论0
半年前一次接受采访时,我对短租模式并不是很看好。原因在于,旅行者住房需求和房主的空房供给,本质上都是一种碎片化的需求供给模式,撮合起来需要花很大成本,这中间出现的质量、安全、支付、售后、纠纷处理等问题,实在难以解决。
  如果短租平台只提供交易撮合的环境,不参与具体交易过程,其难度也是很大的,会使得交易质量无法保证,自身容易被交易双方绕过而显得无足轻重,供需的精准匹配也无法完成。何况,一般居室房短租的客单价过小,其获取用户的广告费用支出又是个大头,收取的那点中间差价或手续费,可能还不够交给百度。
  美国的airbnb模式出现之后,人们开始寻找中国的airbnb,但这里面有个问题,美国房源大多是独立的house,城市中的apartment并不适合短租,而在中国,后者占了房源的绝大多数。如果是居家过日子的房源,对于喜欢在家中堆满各种生活用品的中国人来说,短租出去后如何保证安全性很是个问题。公寓短租在中国暂时没办法做,无关乎国民素质,而是与中国人的传统居住环境有密切关系。
  中国有自己的现实情况,那就是在很多人还没有房子住的情况下,房屋空置率又过高,其中不乏闲置的高档物业。把这部分资源利用起来,除了可以从中开发出商业模式以外,从资源优化配置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积极的,符合环保和节约的普世价值,是一种清新的生活方式。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