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风景名胜区

  • 2014-06-25
  • 阅读500
  • 评论0


芙蓉洞景区  

  芙蓉洞,发现于1993年,其后在1994、1996、2001、2002年,中、英、美、爱尔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到中外地质专家、探险家联合对其进行了深入科考。每一次,中外专家无不被其丰富罕见、神秘莫测的景致所折服。洞内几乎包括所有洞穴沉积种类,且质地纯净,形态极其完美。洞中五绝“生命之源”、“珊瑚瑶池”、“巨幕飞瀑”、“石花之王”、“犬牙晶花池”,堪称国内外岩溶洞穴中的极品景观。享有“大地之父”美称的五绝之首“生命之源”更有逼真再现生之奥妙,命运之偶然,天地轮回沧桑,成为武隆之山水称奇天下的点晴之作。在1994年9月洛阳召开的中国穴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全国100家洞穴之首。世界洞穴协会副广度安迪先生题赠其为“世界上最好的浏览洞穴之一”。

芙蓉江风景名胜区  

  位于长江支流乌江左岸的芙蓉江下游,面积152.8平方公里。江水碧绿发蓝,两岸苍劲树根千姿百态,丝竹垂吊,绿树倒映,高山翠峡,峭壁如削,伟峰石笋,急滩静潭,珍稀动物空梭其间,是三峡库区腹地又一大型峡谷生态旅游风景名胜区,与巫山大宁河南北对峙,素有游三峡,北观大宁河,南游芙蓉江之说。  

天生三桥风景名胜区  

  三座天生石拱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均孕育在武隆洋水河大峡谷上。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平均高度达240余米,宽度100米以上,三桥间距在800米之内,呈弧开串联,形成了一峡吕三桥夹二坑的世界地质奇观。其间的泉:一线泉,泉从桥顶呈一条线状垂落至地面;雾泉,泉水从洞顶一小孔中喷出形成浓雾悬浮空中;珍珠泉,泉水从高100多米的桥油油顶附向地面,中散如珠,晶莹剔透;三迭泉,一泉自石壁流出三迭“龙嘴”入溪;灵泉,由地面涌出,声如琴奏。洞:仙人洞、龙泉洞、七十二岔洞、迷魂洞、在峡谷绝壁之间,洞洞相生,形态各异。坑:三桥间的天龙坑、青龙坑深度和直径都在200米以上,气势雄伟,光彩秀丽。它们与桥相映成辉,组成了绚丽多彩的风景。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重庆市武隆县乌江北岸,是新型的特色旅游胜地,属于重庆十佳旅游景点,距县城区约30公里,交通便捷,渝涪高速路、涪武高等级公路贯通武隆,全程两百公里,由重庆市区驾车两个半小时即可到达景区。仙女山冬季长,上年11月至来年2月属有雪期。皆是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大草原滑雪、赏雪、雪地烤羊,把酒临风,兴致昂然。凡春夏,但见蓝天白云,草绿如茵,鸟语花香,牛羊成群,一派生机。夏季山上气候凉爽温和,月均温在18—20oc,即使在最热的7、8月,最高温度也不超过30℃。夏季景色妩媚多姿、气候清凉舒爽,茫茫林海,清风吹佛,凉爽宜人。旅客既可领略风景如画的高山草原、草甸和森林景观,又可洗涤尘烦,如沐春风、愉悦身心,是休闲度假、避暑纳凉的绝佳胜地。其旖旎美艳的森林草原风光被广大游客视为具有西欧牧园风情的“南国第一牧场”。因此仙女山享有“山城夏宫”之美誉。 

龙水峡地缝  

  幽邃梦境龙水峡喀斯特峡谷地貌的浓缩精华版,全长4公里,山道弯弯嵌绿树,小溪潺潺扬迷雾,幽邃的龙水峡地缝静得让人听得到心跳。人在栈道行,水在脚边流,水因地势、乱石而异向,或急或缓。身在谷底,仰视天小,峰回路转,远树白云,俯仰之间,不由顿生柳暗花明之感。

武隆喀斯特

  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武隆县仙女山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该地缝是几千万年前造山运动而形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峡谷长5公里,游程约2公里,谷深200——500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景区玲珑秀丽,风光优美。以峡深壁立、原始植被、飞瀑流泉、急流深潭为其特色。银河飞瀑、九滩十八潭、蛟龙寒窟为其标志性景观。景区内的高山、峻岭、峡谷、流水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地缝式峡谷幽深曲折,壁立千仞,仰望一线蓝天,峰矗云涌,加上悬瀑流泉,谭碧涧清,翠竹婆娑,茂林摇曳,徜徉谷中,绝壁、涡穴、裂点、浅滩、崩塌、瀑布、泉水、洞穴等多种地质遗迹尽收眼底。龙水峡地缝是一处较好的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风景区。地缝设施完善,已建成游览栈道、观光电梯、停车场、接待大厅。景区在建设中注重了环境保护,创造了景区建设后无任何建筑垃圾遗留的好成绩,受到了环保专家和广大游客的称赞。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