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新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再次释放出落实带薪休假的信号,而鼓励周末两天半小短假、错峰休假等信息也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据记者了解,目前兰州市已下发相关办法,落实带薪休假。对此,我省相关领域专家预计,落实带薪休假等灵活休假制度将有利于我省旅游市场发展。
因为备受期待,所以格外关注。当“2.5天小短假”已从之前的口头上“说一说”、“传一传”,正式写进国务院的《意见》,所爆发出的“小短假冲击波”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这不,民意在充分释放“休假愿望好难实现”担忧情绪的同时,对如何让“小短假”落地更是建议声声。
事实上,该来的终究要来,何况还是写进国家意见的“2.5天小短假”。对民众而言勿要怀疑,更勿要吐槽,既然有政策护航,相信“有条件的单位可优化调整夏季作息”的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倒是,面对即将到来的“2.5天小短假”,作为“为促进旅游消费”的旅游业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比如日常接待能力、景区道路设施、旅游环境等等这一切,能适应“2.5天小短假”的需求吗?诚如兰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牛铮超所分析,落实带薪休假、错峰休假等灵活休假制度将有助于甘肃旅游市场发展,将会给旅游市场带来商机。那么,作为旅游商家对即将到来的商机是否有足够的认识,并且为赢得商机而纷纷主动出击?
其实,对旅游业来说,永远不是等到客人上门再提供产品,而是先开发出产品,端出一道道精美的“菜”,等待客人来品尝检阅。“2.5天短假”来or不来,景点的“如诗如画”都该在,这才是必须的。对旅游商家来说,可以视“2.5天短假”与自己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存在巨大商机;也可以将其视作与自己关系甚微,因为他来与不来,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市场的推广,相关工作的完善和推进,一刻不能落下,都要照样进行。
某种意义上讲,“2.5天短假”考验的还不是“放不放”、“休不休”的问题,而是景区“适不适应”、“跟不跟得上”的问题。“2.5天短假”来了,各地旅游业准备好了吗?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