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西藏自治区首府,是西藏最具魅力的城市。在一个海拔将近四千米的土地上感受灵魂的召唤,与朝圣者一起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与悠久的历史遗迹中遇见最纯真的自己。在“日光之城”拉萨,你能看见世界上最蓝的天空、最明媚的阳光、最绚烂的色彩。无论是朝圣者悠悠转动的经筒,还是藏民们悠扬婉转的歌声,抑或是那迎风翻动的经幡,都能让你感受到属于这个城市的独有魅力。
在与天最接近的地方拉萨,感受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色拉寺、八廓街等众多藏传佛教圣地赋予人的无限感叹;体味当雄赛马会、娘热民俗风情园等众多民俗娱乐之所特有的藏地风情;欣赏蜿蜒的拉萨河、纯净的纳木错等众多天然美景带给人涤荡心灵的圣洁震撼。来到拉萨,在湛蓝的天空中飘扬一颗最纯净的心!
宗教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或藏语系佛教,其本名为“喇嘛教”,通常也称为“密宗”,后因民族政策而改名为“藏传佛教”。在古时,中原人士普遍认为“喇嘛教”并不是佛教的分支,而是一种来自西藏的原始宗教,所称的喇嘛则是巫师的意思。藏传佛教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具有神秘以及原始民族色彩的宗教,其主要分为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举派等四大主流派别。通过中文解释又被称为“黄派”、“花派”、“红派”及“白派”。从传统的角度看,“天葬”是藏传佛教中最具有藏传佛教特色的一个形式, 天葬风俗与佛教教义非常吻合, 认为行天葬是最高境界的施舍,这是与佛教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一种藏俗。
【藏獒文化】
西藏出产名犬藏獒的声名是经历了一个从海外回到中国的传播过程。最早记述来自公元1275年,出自马可?波罗的游记,描述的就是山南地区的藏獒。复杂的地缘隔绝加上闭塞的信息传播,使得此记述只被当成传说。在西藏生活的藏族们,他们一年四季都是以放牧为生,世世代代在生活中孕育出了自己的语言文化,他们有着强悍的身体。为了生存,他们没日没夜的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上天赐给了他们强壮的身体,广阔的草原和牛羊,同样赐给了他们藏獒,这个牧民们生命和财产的保护神。在广阔的西藏,藏族有着属于自己的犬文化,勤劳善良的藏族牧民们从不杀犬。美丽的西藏是犬生存的天堂,它们是藏族同胞们最忠实的朋友。
民族
除藏族外,居住在西藏的还有其他少数的民族。分布在西藏不同的地区,其中有门巴族、珞巴族、蒙古族、回族、怒族、纳西族、独龙族、僜人、夏尔巴人等。而门巴族、珞巴族是居住在中国西藏的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南部。门巴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但方言复杂,无文字。因长期和藏族人民密切交往,多通晓藏语,通用藏文。珞巴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文字,基本使用藏文。
拉萨美景
布达拉宫
作为青藏高原的标志性建筑和真正的“世界屋脊明珠”,布达拉宫的NO.1当之无愧。这座矗立在拉萨玛布日山上的雪域宫殿,是整个雪域高原的灯塔,也是西藏曾经的政权中心。在这座时间上海拔最高的雄伟宫殿里,收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和工艺品,同时也珍藏着独一无二的雪域文化遗产。1994年12月,布达拉宫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41年,正值强盛时期的吐蕃王朝,始建了布达拉宫,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布达拉宫由红白两色构成,上部为红宫,下部为白宫。白宫高七层,曾是达赖喇嘛的东宫;红宫主体为灵塔殿和各类佛殿,是供奉佛像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
1300年时间积淀,布达拉宫收藏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2500多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甘珠尔经和上万幅卷轴唐卡,还有明清两代皇帝御赐的金印、金册及金银制品,处处彰显着布达拉宫的奢靡与贵气。
横亘在布达拉宫面前的岁月伴随着时代几经沉浮,而每个王朝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页篇章。在布达拉宫,历史并未因时间泛黄,布达拉每宫殿的四壁和走廊里,都绘有色彩绚烂的壁画,虽然经年累月却依旧栩栩如生。这些壁画的内容丰富,传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包括当年兴建布达拉宫、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等情景,都在壁画上得以重现。
小贴士
1)为了保护文物及古建筑,布达拉宫上午每20分钟限50人次参观;下午每30分钟限50人次参观。每天最多接1000人。尤其是青藏铁路开通后,旺季的布达拉宫简直一票难求,所以想要参观,一定要早去。
2)布达拉宫海拔较高,建议体力差及高原反应严重的游客按照反方向行进,可先称出租车从后山到达布达拉宫顶部,自上而下参观。
3)如果时间富裕,建议参观完布达拉宫后,再顺时针绕布达拉宫转上一圈。看看那些日日朝拜转经人的生活,也顺便体验一下雪居民的生活。
4)想拍摄布达拉宫的全景,马路对面的小山是公认的最好选择。我们看到的很多前景有两个白塔顶的照片均出自这里。小山的标志是有两个信号塔,有专人看管,夏季6:30~18:00均开门,收费0.5元/人,不给票据。
5)布达拉宫的参观路线较为固定,沿旅游指示牌顺序游览,一般不会走错。
大昭寺
整日被转经者簇拥着、膜拜着、抚摸着、倾其毕生供奉着的格鲁派寺庙大昭寺,是西藏乃至整个藏区宗教的心脏。寺内供奉着文成公主入藏时自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寺庙鎏金的殿顶整日散发光芒,折射着青石地板经年被叩拜者身体打磨出的光泽。有人说“没到过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没去过西藏。”这句话在藏民看来是绝对没错的。2000年,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语意为经堂。而“大昭”藏语意为释迦牟尼。至此已道出大昭寺的要以,就是供奉释迦牟尼像的佛堂。始建于647年,距今已有1350多年历史的大昭寺,无疑是拉萨最古老的寺庙。
大昭寺内殿堂众多,最恢弘的主殿“觉拉康”内,供奉着由唐玄宗亲自选定的洛阳白马寺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镀金佛像,及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的塑像。大昭寺初建成时,西藏并无僧人。后经扩建,周边回廊、院落渐成规模时,开始有少数僧侣进入寺庙看管,但并不隶书于任何教派。
黄教兴起后,每年便在这里举行传召法会。历代达赖活班禅受戒仪式也在这里举行。由此可见大昭寺的重要性。大昭寺门前的酥油灯房,常年点燃着千盏酥油灯,灯盏的光芒汇集成橘红色的温暖海洋。
小贴士
1)寺庙殿内不允许摄影,若在大殿拍摄需交90元购买一张摄影许可证,但即便这样,有些殿仍旧不允许拍摄。
2)大昭寺门口的酥油灯房常年接待点灯业务,旺季需提前预约。
3)我们经常看到的无数磕长头者的俯瞰照,就摄于大昭寺金顶。傍晚时分的金顶光线十足魅惑,而大昭寺门前的叩拜者,通常也在傍晚6点最为集中,因此建议影友在那时蹲守金顶,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时,其他的就全看自己了。
4)无论进入寺庙还是八廓街转经,都要顺时针。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