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查济村

  • 2016-06-29
  • 阅读1005
  • 评论0
  “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这诗赞的是一处被世人遗忘的皖南最大的古民居——查济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宏村我都去过,如果说它们略施粉脂,以鲜活的姿态吸引着游人;那查济便是素面朝天,俨然一位素雅淡然的女子,正等着人们去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来了!来亲近这原汁原味的古镇。查济村坐落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厚岸乡(现已合并到桃花潭镇),始建于隋初,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慢慢靠近,一种安宁的氛围让人由衷喜欢,缘于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秀丽古朴的景致:

  查济村四面环山,周围四门(钟秀门、平岭门、巴山门、石门),二塔(青山塔、如松塔),三水(岑河、许河、石河)合一,穿村而过。跨河架有平桥、拱桥、洞桥若干,有祠堂、庙宇无数,有孝子坊、贞节坊、官宦牌坊等十几座,更有元、明、清三代古民居100余幢……鉴于村庄现存明清古建筑较多,且废墟绵延,国家文物局于2001年将其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所展现出来的样态和蕴含的意义的确值得我们前来领略。

  缓缓而行,不难发现,查济是个规模很大的村庄,但似乎在建村时不曾整体规划过,布局显得有些零散。一路走去,我宛若置身迷宫中,数不清的巷子让人分辨不出身在何处。街道像是已经走过,却又新奇,再走一次便有不同感觉。巷子处处相通,七拐八弯总有出口,小孩儿穿梭其间玩捉迷藏定然有趣。脚下则是清一色的石板路,在来往行人的踩磨下变得溜光锃亮,见证着古老岁月的印迹。

  放眼望去,最有韵味的,当然要属镇上那鳞次栉比的老式民居。黝黑的屋瓦、浅灰的马头墙连成一片,营造出静态之美。那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可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探头往里望望,大部分房子都住了人,他们各自忙活儿,而游者可以随意到居民家中参观。村里人大多姓查,追根溯源,据说其始祖是唐朝时兼任宣州、池州两州刺史的查文熙。由于往返两地必经查济,他看到此处深山合围,溪流奔涌,土地肥沃,甚为喜爱,卸任以后就决计在此定居。从查文熙定居后,查济逐渐由一个荒僻小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村落。如今,这里的大部分房子都住着新一代的查济人。

  迈过高高的门槛,便走进当地人古色古香的房子中。古宅的门框大多为花岗石,屋内进深和开间都很大,有“一”字形或“四”字形天井,窗子极少,多在高处,采光通风都很好。仔细看看,门坊、墙裙、柱础、窗棂和门楣上都有精美的雕饰,题材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栩栩如生的人物、鸟兽,雅致的山水、花卉,人文气息浓郁的历史故事、传奇演义等等。每到一处古宅,房屋主人都会给予善意的微笑,但并没有给你太多关注,他们似乎习惯了这样的拜访,各自忙着手中的活儿。更多时候,你可以自由自在地走走,看看,享受这悠闲的好时光……

  一座座小桥、潺潺的流水、溪边洗衣的农妇、古朴的民居、庄严肃穆的祠堂、巍巍耸立的宝塔、飘逸的凉亭、闲散安逸的村民,一同构成这座古村落魅力的片断,让人久久舍不得离去。

前一篇:< 壁画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