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只候鸟进行洲际迁徙,8条迁徙路线中有3条经过中国。广西北海就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上,是许多南飞候鸟的迁徙通道和“服务区”。
据广西鸟类专家孙仁杰介绍,进入秋天,每年有近百万只候鸟自西伯利亚、内蒙古草原一带迁徙而来。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2015年的监测数据显示,9月底至11月初,从北海市冠头岭地区上空迁徙或停歇的猛禽超过20多种8000多只。不少专家认为,冠头岭是“国内能看到迁徙猛禽最多的地方”。
过去,北海当地有着秋季食鸟进补的风俗,美丽的冠头岭上,居民多猎鹰售卖,形成了多年的捕鸟习惯。而今年的冠头岭却不同往常:民间护鸟人上山监护,观鸟爱好者接踵而来,专业猎鸟人不见踪影。
“近两年,冠头岭上的枪声明显减少,想钻空子的猎鸟人往往还没开始行动就会被驱赶。”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监测人员赵兴锋称,民间志愿护鸟队长年在冠头岭上巡护,密切关注非法偷猎者的行踪或偷猎行为。
这支由400多人组成的民间护鸟队,有着强烈的正义感,行动起来时而强势时而柔和,被当地人称为“鸟人”。
2010年起,每年入秋后,“鸟人”每天都会上山巡护,协助林业部门、森林公安开展护鸟行动。今年9月初,为了与非法偷猎者争夺“阵地”,“鸟人”还用GPS将冠头岭上58个非法偷猎者的打鸟点进行定位,定期派志愿者和观鸟爱好者“占领”,将其逐渐变成游客的观鸟点。10月底,北海市经多方努力在7个观鸟点上举办了首届“赏鹰节”,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观鸟爱好者闻讯前来。
“护鸟当然不能完全硬碰硬,如何转变市民的观念以形成压倒性力量,是我们考虑最多的问题。”有着近10年护鸟经验的北海市民间志愿者协会会长许海鸥说,公众教育是保护候鸟的必备手段,通过吸收大学生志愿者、组团进社区进小学宣讲、市内免费赏鸟等活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市民对鸟类的认识,同时也壮大了北海民间护鸟队伍。
得益于民间护鸟人的爱心护航,近两年来,候鸟迁徙季的冠头岭枪声大幅减少,天空多次呈现上千只鹰形成的“鹰河”迁徙的壮观场景。
重庆将设温泉旅游日 做响“世界温泉之都”(2019-10-26)
在那个说走就走的年纪,没有网络依旧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双十一”预售66.66万元套餐,有人买单吗?(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问世!维珍银河将“借壳”登陆纽交所(2019-10-26)
先“卖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级国有景区将全面实行门票预约制度(2019-08-30)
中国旅游团在日本遭地接“甩团”(2019-08-30)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