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来了,它会取代旅游企业的App吗?

  • 2017-01-09
  • 阅读640
  • 评论0
1月9日,的小程序正式上线。

  备注:小程序是什么?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看环球旅讯此前发布的文章《别开发App了?小程序会给旅游业带来多大波澜》)。

  被公众关注已久的小程序今天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有业内人士认为,低频的工具需求App或将被洗牌,那么,旅游企业的小程序会逐步替代官方App,还是成为一种补充而存在呢?(目测,不少用户在体验小程序之后,会将手机上的旅游企业的App删除一部分。)

  此前推出的公众号和服务号,更多是以媒介的信息传递为目标,服务号虽然开放了许多接口,但是提供服务的入口较深,并且跳出到HTML 5页面的用户体验一直不太理想。

  针对这一问题,将小程序的前端设计做了统一规范,前端页面都架在腾讯的服务器上,而后端的API数据是调取自企业,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提升用户打开页面的速度和用户体验。在这样的架构下,小程序更像是HTML 5页面的升级版,在内部运行会更加流畅;也可以这么理解,更像是一个浏览器,各类小程序是轻应用(Web App),将应用变成网页化。

  相较于的公众号和服务号来说,小程序是以工具的思维出发,在某一场景中,满足用户一个特定的需求,并且这个需求必须是真实存在的。

  对于打造小程序的缘由,之父张小龙在2016年年底的公开课Pro版上举过一个例子,说他有一次去深圳的时候,在深圳机场看到一家公司有趣的广告牌,每个广告牌上都有一个公众号二维码。

  “在PC时代,广告商会在广告牌上印一个网站链接,这也成为PC时代的标配,现在是公众号,取代了以前的网址。我不太高兴的地方是,我看到广告,他却需要我去订阅他,收到它的消息。我认为一个广告牌,它不太应该贴一个用来订阅的号,应该是可以立即展现他的服务的链接。展现服务的链接就应该是类似小程序的形态。我不需要收到你的push,而是了解广告背后的信息。”

f84f_b.jpg

张小龙的朋友圈截图

  目前,小程序的入口是在发现频道的下方。(有许多用户的发现频道没有出现小程序,可能是在做灰度测试,文章后半部分有部分旅游企业小程序的二维码,可扫一扫体验)

b483_b.jpg

 小程序在发现频道中的入口

e312_b.jpg

  将使用过的小程序做了自动归集

  同时,在的搜索入口中,输入关键词,如“艺龙”、“大众点评”、“京东”等,可以搜索到小程序。但是,用户没有使用过某家的小程序是不会被搜索到的,比如猫眼电影就已经上线,但是在没有体验过的情况下,搜索“猫眼”是不会出现猫眼的小程序(京东和大众点评是特殊情况,因为腾讯是他们的股东)。

792f_b.jpg

  搜索“艺龙”出现使用过的小程序

  另外,企业正式上线的小程序二维码图片在中不能使用图片识别,只能通过扫描二维码才能进入。小程序也不能分享至朋友圈,但是,可以分享给好友和群,以及收藏。

21f0_b.jpg

  分享给好友或者群

  由此看来,小程序主要铺的是线下使用场景,比如在公交车站,你扫一下公交站牌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下一辆公交车到站的时间,你在汽车站,扫一下汽车站的二维码就可以购买车票,而不需要排长队。

  对于旅游业来说,属于低频业务,并且重线下服务,是较为适合开发小程序的,尤其是对于拥有丰富线下资源的旅游企业来说。在小程序正式上线之前,环球旅讯受邀对艺龙、东航、海航、春秋航空、华住、铂涛和飞常准等公司的小程序进行了内测。

  从初步的内测来看,相对于各家公司所开发的App来说,小程序的功能是比较简单的,一方面是由于开发时间较短,另一方面,对小程序的大小是限制在1M以内。

  有业内人士对小程序仍抱有顾虑,小程序毕竟是基于第三方平台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前期不论是开发成本,还是推广成本都不敢投入过多,需要先试水,检测具体的效果如何。

  而艺龙产品副总裁张晨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有理由相信根植于新场景的小程序,能获取一批APP和钱包之外的潜在用户。虽然在上线前小程序的用户情况尚未可知,但他对比过钱包和APP的数据,发现两个入口的用户重叠率只有10%,割裂程度很高。“来自的客户相对年轻,当天和当地订单较多,客单价比APP的商旅用户低三分之一。”此外,他同时透露,钱包的流量目前占到艺龙总体流量的20%。

  但是,小程序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流量红利,尚未可知。

  抢先体验小程序

  小程序在内的运行,相比HTML 5页面,更加流畅,一种App浮层在之上的感觉。小程序的整体流畅度与体验度已经达到了App的水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细节优化的空间,按照现行的小程序UI规范,频道页内的顶部按钮会让用户有点不知所措,用户难以辨别返回和关闭按钮之间的区别,并且容易产生误操作,iOS系统的用户或许会感到不太适应。

  当然,由于某些小程序开发时间较短,出现一些BUG,是难免的,会有一个逐步优化的过程。总的来说,小程序的体验度更多还是依赖于各家的产品如何设计,以及想要解决什么场景下的问题,同时,这也会决定各家公司在什么渠道中推广小程序会更有效。

  此外,旅游企业对小程序产品设计仍然存在一定争议,到底是要做一站式,还是单独拆分业务,做成一个个独立的小程序?

  在App开发方面,携程在早期是针对不同业务板块开发了独立App,后期逐步强调一站式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于是将业务归集在一个App之中。但是,小程序与App稍有区别,App是需要下载在手机中的,而小程序则是带有无需下载与用完即走的特性。

  一站式小程序的优势是,可以实现产品的交叉销售,并且在营销和推广上,流量可以集中。但是,小程序的线下使用场景,可能会是某一个特定服务需求,用户需要快速得到解决,并且用完即走,基于这样的使用流程,是否还需要做成一站式?仍然值得探讨。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