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来被大自然偏爱。秦岭巍峨高大,养出八百里秦川的人文风貌:国宝熊猫在这里徜徉,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在这里生长;黄河壶口瀑布,奔腾不息,宣泄着秦人的慷慨激昂;黄帝陵静默着中华五千年的风雨和梦想……
要建成的三大国家公园,对陕西的三大片区陕北、关中、陕南都有涉及,可以说,陕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全覆盖”时期。
三大国家公园,做足一个“绿”字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绿色”“生态”被赋予前所未有的瞩目与规划。
三大国家公园,将“绿”字铺开在秦岭、黄河、黄帝陵这样的中华文明地理标记之上,足见其分量。不妨先来看看。
秦岭国家公园
秦岭可以说是耕织在中国人心头的魂,它有多美?从那散落在秦岭的一个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文化遗产、湿地公园等等可见端倪。
在这里落成的秦岭国家植物园,今年10月1日已经开园。它是首个冠以“国”字号之称的植物园,包含数千种珍稀植物,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境内。
其规划面积639平方公里,西起黑河,东至周至与户县县界,北起S107省道,南至秦岭梁。海拔从430米延伸到3000多米,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植被分带最清晰,生态价值最高,原始山林保护最好,最具自然风貌的植物园,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植物园。
此外,将要建成大熊猫国家公园由川、陕、甘合建,规划总面积达27134平方公里,比美国黄石公园还大3倍左右,涉及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秦岭片区和白水江片区。
其中秦岭片区面积为4386平方公里,野生大熊猫保护数量为298只,位于西安、宝鸡、汉中、安康4市8县19个乡镇,涉及12个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2个水利风景区及3个省属林业局、16个林场。
打通“国宝”保护的行政壁垒,这意味着分散在秦岭、岷山、邛崃山等六大山系的33个大熊猫“部落”有望进入统一“王国”,除大熊猫外,还将有助于保护8000种濒危动植物。
黄河国家公园
黄河国家公园主要依托黄河壶口瀑布、国家文史公园等重点景区,对陕西沿黄河区域统一规划。
其中,国家文史公园是黄河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3200亩,景观大都根据原有河流湿地改建,湖泊、河流、亭台、楼阁、石桥,加之苏式园林的设计风格,规模之大、景色之美可想而知。
国家文史公园建成后,1200亩园林景观可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吸引了各种鸟类在此栖息。湖泊均与澽水河、黄河相通相连,形成整体循环水系。遇到洪水,工作人员通过开闸与关闸,对澽水河、黄河的河水进行合理调度,起到防洪、排洪的作用。
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
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总投资近30亿元,将以黄帝陵景区和黄陵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以生态保护为重点,拓展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文化和人文旅游,打造全球华人人文祭祖唯一目的地、全国自然生态保护重点协作区、国家级养生文化生态示范区、陕北最具吸引力户外森林生态养生度假地。
目前,黄帝陵文化公园旅游服务片区已开建,占地面积1227亩,计划2020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主要以寻根文化体验为主题,建设四海归宗、文明星空、东方史诗三大主题体验区。同时以黄帝养生文化、山水生态文化为主题,构建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和谐统一的文化延展区域。
道法自然,蓄积陕西“生态能量”
日前,陕西已发布了《陕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坚持“以文强旅、以旅兴文”,结合陕西省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分布,加快构建以“两核十区”为主骨架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格局。
除了建设秦岭国家公园、黄河国家公园、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这三大国家公园,还要开建64个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76个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城镇、71个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点传统村落。
重庆将设温泉旅游日 做响“世界温泉之都”(2019-10-26)
在那个说走就走的年纪,没有网络依旧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双十一”预售66.66万元套餐,有人买单吗?(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问世!维珍银河将“借壳”登陆纽交所(2019-10-26)
先“卖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级国有景区将全面实行门票预约制度(2019-08-30)
中国旅游团在日本遭地接“甩团”(2019-08-30)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