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圣地 丹青赤水系列报道之三十四

  • 2018-01-16
  • 阅读491
  • 评论0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旅游全域化

贵州赤水:全景旅游绘就“绿色银行”画卷  

  西南最大旅游集散地——赤水游客中心

  赤水河,英雄河,生态河,美酒河。地处黔北边陲的贵州省赤水市,近年来,紧紧围绕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和贵州省“大旅游、大扶贫、大生态、大健康”的要求,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旅游全域化的发展道路,描绘百姓富、生态美的“赤水画卷”。  

  赤水望云峰景区推出走钢丝旅游体验项目

  休闲旅游撬动“绿色产业”

  夏初的赤水,风景如画的各大景区、高山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持续“井喷”。

  “游路”即是“钱路”。农民不论是卖山货、开农家乐还是从事其他的旅游服务,只要围着游客转总能挣到“脱贫的钱”。

  地处赤水旅游环线的复兴镇张家湾,农民党员袁友堂依托区位优势带头开办了休闲农庄,还聘请当地村民4人当厨师和服务员,为来往游客提供吃饭住宿等服务。

  近年来,赤水市始终坚持“旅游兴市”,按照“全景赤水·全域旅游”理念,创新管理机制——成立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贵州省率先实行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开,进一步夯实基础、优化配套、丰富业态、狠抓营销,旅游产业实现大飞跃。

  赤水大瀑布、燕子岩、竹海、佛光岩、四洞沟等5个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西南地区一流的游客接待中心和省内领先的“智慧旅游”系统;天鹅堡、天岛湖等山地休闲旅游度假区以及生命谷、白马溪、望云峰、黔北四季花香等乡村旅游点持续火爆……赤水旅游正在从山水风光游向休闲度假体验游转变。

  “以‘丹青赤水’为旅游形象主题品牌,赤水已成功承办首届遵义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协办第十一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并高规格举办了全球城市旅游小姐(中国)总决赛、赤水·国际山地音乐节、穿越中国侏罗纪自行车爬坡赛等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营销,与法国蒙特罗市、圣梅达尔市缔结友好城市,开启了赤水旅游国际化、多元化合作的新模式。”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说。

  近三年来,赤水累计投入旅游扶贫资金31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8000万元,建成示范乡村旅游点15个、农业观光园12个,6个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截至2016年底,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到7万人,带动贫困户4000余户9000余人,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实现了让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旅游路、发上旅游财。

  2016年,赤水市游客接待总量达到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0亿元,与2011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31.5%、36.1%。  

  赤水竹乡乌骨鸡产业成为脱贫的主要致富门路之一

  

  游客在赤水转石奇观仙草园跳竹竿舞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