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省率先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格局更加开阔,尤其是冬季冰雪和夏季避暑休闲两翼齐飞,形成了“联动冬夏、带动春秋、驱动全年”的产业发展格局,特色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冰雪旅游走在全国前列。国家冰雪旅游人才培训基地落户吉林省,运营模式成为全国范本;冰雪休闲度假、冰雪温泉养生、冰雪观光体验、冰雪民俗史迹四大产品体系已经形成,滑雪、温泉、雾凇成为游客消费热点。2016~2017年雪季,全省接待冰雪旅游人数6199.08万人次,同比增长19.36%;实现旅游总收入1160.89亿元,同比增长27.12%,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36%。
避暑休闲旅游开启新篇。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遗迹等产品和“大美长白山经典游”“长吉都市环线休闲游”等线路成为吉林夏季旅游特色经典。2017年5至9月,全省接待游客10027.35万人次,同比增长16.18%;实现旅游收入1759.04亿元,同比增长21.27%,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50%。
红色旅游走向市场。成立全省红色旅游发展联盟,启动“红色旅游行·大学生筑梦之旅”。边境旅游实现突破,常态化推出中俄自驾游产品,成立“鸭绿江旅游联盟”。工业旅游初现雏形,目前,全省开展工业旅游企业16家,全年接待游客33.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0.23万元。全省在建旅游项目279个,完成投资320.2亿元。全省新增旅游运输线路10条,3A级以上景区开通运输线路137条,覆盖率达61.2%,4A级景区开通运输线路94条,覆盖率达48.4%,5A级景区运输线路覆盖率实现100%。新增长春凯撒森林温泉、延边安图大关东文化园和长白山野山参园3家4A级景区。(宋莉)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