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业界同仁,媒体朋友,
上午好!
对旅游经济的监测、预警和研判,首先要从需求侧和市场面入手。只要国民大众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特别有持续增长的旅游消费意愿,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对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保持信心。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居民时间利用的十年变化情况,有两个有意思的数据:在每天的24小时内,个人自由支配活动的时间从2008年15.6%增加到16.4%;休闲娱乐时间从40分钟增加到65分钟。中国旅游研究院连续十年的国民休闲调查表明,城乡居民在有效休闲时间收缩的同时,外出活动的半径在不断扩大,旅游在休闲活动的比重日渐上升。中国旅游研究院与广之旅联合发布的《中国家庭旅游市场需求报告2018》表明,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旅游能够带来快乐,96.5%的受访者渴望家庭旅游。从有监测以来的历史数据看,国民分季度出游意愿基本维持在82%-87%之间的高位,且处于波动上升态势。2018年的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综合指数为77.91,同比增长2.50%,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高。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2018年前11个月,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939万户,同比增长11.6%,全年则超过2000万户。增长的趋势不仅体现在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安徽、甘肃、辽宁等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新设主体的大幅增长反映出民间资本对市场回暖的信心,也为商务、会议、展览和奖励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国家统计数据和专题研究数据都证实了我们之前做出的研判断已经成为现实,即“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享受走进国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我国旅游经济正在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全域旅游新方位、品质旅游新阶段;老百姓的旅游消费诉求正在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精不精”。
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我们对2019年旅游经济总体保持乐观预期,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6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6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9.5%和10%;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将保持1至2个点的增长;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会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达到1.66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52万亿元,同比增长9.3%。
在关注旅游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同时,我们还要发现和寻找旅游需求、投资、治理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正在积聚的新动能。这些新动能有的已经为业者所认识并加以利用,有的则还认识不够或者利用不足。
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旅游消费新动能。多年以来,人们基于美丽风景这一视角展开对旅游的想像与建构。今天,“景观之上是生活”“既要美丽风景,也要美好生活”“大众旅游,主客共享”等观点不仅取得了理论共识,也是消费主体、市场主体和行政主体的现实行动。被称为“魔都”的上海,2018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893.71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742.0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37%和3.16%。其中,日本以84.03万人次稳居访沪外国市场之首,而来自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法国的客源均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在入境旅游进入恢复增长的新通道而基础有待稳固的今天,上海的成就令人瞩目。究其原因,正是浦东新区、外滩、张江科技园、迪士尼等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新地标,以及两千多万上海人民的美好生活吸引了越来越多异国他乡的游客到访和消费。
国内旅游市场也是同样如此,如果不能够让到访问者对目的地的美好生活有感,而是继续自说自话、自吹自擂、自我陶醉,满足于开个会议、发个文件、拿个牌子,终会被市场所摒弃。对于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和OTA为代表的旅行服务商来说,更是要抓住旅游市场总量增长的趋势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小包价、定制游、微旅游、深度游、自驾游等个性化和体验性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传统的包价、团队、观光、购物的程式化需求则在相对减少。那种“圈山圈水收门票、零负团费包价游、购物自费拿回扣”的操作模式,一去不复返了。那些看不到这种变化,而一味抱怨统计数据“宏观报喜、微观报忧”,聚几个小圈子吐槽、发牢骚、贩卖焦虑的业者,也终将为滚滚向前的时代淘汰并遗忘。
重庆将设温泉旅游日 做响“世界温泉之都”(2019-10-26)
在那个说走就走的年纪,没有网络依旧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双十一”预售66.66万元套餐,有人买单吗?(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问世!维珍银河将“借壳”登陆纽交所(2019-10-26)
先“卖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级国有景区将全面实行门票预约制度(2019-08-30)
中国旅游团在日本遭地接“甩团”(2019-08-30)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