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博文..................................................

共75篇

摩崖三佛龛地处西山石窟,在宾阳三洞和万佛洞之间,雕凿于唐武周时期(684-704年),是一个依山凿石敞开式的露天造像龛。 摩崖三佛龛 摩崖三佛龛一铺七尊像,崖壁上为三坐佛,弥勒佛主尊居中,高约6米,着敷搭双肩袈裟,跏
10年前

| 阅读(1411) | 评论(0)

牡丹为我国著名花卉,花朵硕大,花容端庄,品种繁多,雍容华贵,被称为“万花一品”、“冠绝群芳”的“花王”。牡丹又名百两金、木芍药、富贵花、洛阳花等、唐代李正封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诗句,又使“天香国色”成为牡丹的
10年前

| 阅读(607) | 评论(0)

白园是什么地方?著名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就葬在这里,龙门石窟为纪念这位大文豪而专门修建了这处人文景区。一代诗圣白少傅,是何缘由葬在这里了呢?白老先生的祖籍在山西太原,但从祖父白湟开始就已迁到河南。白湟曾任河南巩县县令,与
10年前

| 阅读(969) | 评论(0)

莲花洞里较大的佛龛是一佛二弟子,主尊是释迦牟尼佛,但却不像通常一样坐着,是立身像,好似一路风尘仆仆而来。两侧浅浮雕众位弟子,迦叶、阿难随侍左右,迦叶身披厚重袈裟,手执锡杖(原是僧人化缘求斋的用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佛教法器
10年前

| 阅读(1268) | 评论(0)

说到唐朝的审美标准,普遍标准答案是贵妃“杨玉环”。她被奉为隋唐时期象征美貌的标志性人物,丰腴肥硕、雍容华贵。先看隋唐的选美标准:美貌、高个、肤白。如隋炀帝采选民间童女的标准是“姿质端丽者”。但在盛唐时期,审美情趣发
10年前

| 阅读(1281) | 评论(0)

在佛教造像的台座或背面常看到表现捧花或持香炉的雕像,这些都是供养人,通常都会有比丘或比丘尼做先导。供养人的礼佛图在龙门石窟也有许多处,上至皇帝、皇后、王公贵族、高级官吏,下至平民百姓,都在此列。 所谓“供养”,除了我们
10年前

| 阅读(1342) | 评论(0)

有“龙门十寺”之首称号的千年古刹香山寺,就在龙门石窟的东山山腰,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远望香山,建筑古朴浑厚,苍松翠柏环绕其中。古今驰名的香山大普门禅寺,便座落在火珠山巅。还未入寺,寺中已传来袅袅的佛音,如一缕轻烟,缓缓
10年前

| 阅读(1093) | 评论(0)

2.1 东城桃李  东城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皇城以东的所谓“夹城”,位于太子居住的东宫以东和含嘉仓城以南。是尚书省、太常寺、大理寺等国家机关的驻地。“东城桃李”的美景并不在这个官府林立的是非之地内,而是在它以东的隋唐故城东
10年前

| 阅读(722) | 评论(0)

1.1 龙门山色  洛阳南郊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名“伊阙”。这里山清水秀,以瑰丽的石窟艺术蜚声海内外。西山又称龙门山,为石窟精华所在,还有珍珠泉、禹王池等名胜。东山又名香山,因出产香葛而得名。其北为琵琶峰
10年前

| 阅读(516) | 评论(0)

1234567 7页 到第
博文分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