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傩戏的特点

徽州傩戏有哪些特点?
徽州傩的早期表演形式是边走边舞,沿村行傩,保持有古代傩祭的原始风貌。祁门县芦溪村的傩活动,就是比较典型的沿村行傩形式。每年正月初二日,先行请神仪式,然后表演傩舞,节目有“先锋开路”、“土地杀将军”、“刘海戏金蟾”等。初三至初六日,到本村许平安愿的人家跳,各家以木盘盛米酬神,演毕,由舞者将米倒入布袋带走。全部演出节目,均无唱腔和对白,仅用锣鼓伴奏。黟县西武乡的 霞、章墩和碧山乡的西山下等村,每年正月初三日,村人迎接傩神老爷,以祈祷避邪消灾,也是行傩的一种。
婺源县的傩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同驱鬼逐疫有关,也有的已经纯粹属于戏曲,同原始傩巫丝毫无关,只是保留着傩不歌而舞的动作和朴素稚拙、粗犷雄劲、夸张简练的独特风格。剧目有《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刘海戏金蟾》、《舞花》等二十几种。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
渗透在徽州民间祭祀和迎神赛会中的傩舞,同古傩有很大的差别。傩祭的神祗已不再是方相氏,而是汪华、关帝、太子菩萨、周灵王、许远、张巡、城隍、五猖、八灵王、九相公等当地人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和地方神,迎神赛会中的不少游艺活动也脱胎于傩,如歙县“跳钟馗”、绩溪“跳无常”、祁门“游太阳”等。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