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景区网格化布警保平安

1月2日上午,黄山风景区云谷寺派出所接到报警:一名南京聋哑儿童在游览时与家人走散,请求帮助。接报后,现场附近的“待警点”民警沿途走访寻找,终于找到失散的男孩。该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创新“待警点”机制以来,驻点民警共调处各类纠纷201起,制止游客、驴友各类危险行为258起,未发生一起涉警投诉,并顺利实现了景区连续9年无重大刑事案件。

黄山是著名的山岳景区,游客数量多、游览区域广,且地形险峻复杂。长期以来,由于全山只设有5个派出所,一直存在游客安全需求与警力覆盖范围不对称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地处偏远或在登山道中段等日常管理力量比较欠缺的冷点区域,游客一旦遇险遇事很难得到及时救助;在距离派出所较远而在一定时段内游客密集进出上下的热点集散地,容易产生的纠纷矛盾难以现场进行有效调解;在主要游道与景点交织且容易发生较大规模堵塞或其他险情的节点地段,保障安全有序的旅游秩序难度大。

去年起,该景区公安部门积极创新警务机制,在覆盖全山的8处冷点、热点和节点区域,划定责任区设立“待警点”,由一名局机关民警与一名辖区派出所民警配对,以一周为期轮班进驻,履行日常治安管理、群防群治、反恐防暴、维护稳定、信息搜集、维护高峰日旅游秩序、应急救援、服务游客等职能,形成以派出所为基础、以“待警点”为补充的“网格布警、综合用警”新机制。同时,加快景区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建设,建立了一支640多人组成的治安联络员、信息员队伍,并通过飞信平台、翼聊平台、群等信息渠道,提高了广大游客和辖区群众的参与意识。去年来,该景区“待警点”驻点民警共走访辖区治安防范网络成员5300余人次,检查督促辖区单位整改各类隐患93处,组织辖区单位开展反恐防暴、应急处突、维稳反邪、外管内保等培训42次;收集各类信息783条,参与救助、救援372次,为游客找回物品价值数十万元。

黄山风景区结合地理实际,创新警务机制,不间断地巡逻在景区游步道上,最大限度地屯警于游人之中;既让景区治安防范网络覆盖更广泛、反应更敏捷、处置更高效,也有效解决了服务游客“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了游客满意度。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