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黄山市空气质量蝉联安徽省第一

从市环保局了解到,根据省环保厅环境监测站数据显示,2014年1月至12月,黄山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10.3%,黄山市空气质量蝉联全省第一。

去年以来,黄山市紧紧围绕生态立市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秸秆禁烧要求,去年黄山市未出现一个火点;建成并投入使用了7个机动车环保检测站13条检测线,完成17070辆老旧车辆及“黄标车”淘汰工作;完成了20家工业燃煤小锅炉和13家生活燃煤小锅炉淘汰治理工作;完成21个非煤矿山环境综合整治,20个混凝土搅拌站、98个建筑施工工地和36个物料堆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完成了已有三个大气自动站的升级改造,增加了pm2.5等指标项目的监测,新建了歙县大气自动监测站,并投入试运行。徽州区、休宁、祁门、黟县已全面启动大气自动站建设工作。

积极推进水环境保护工作。以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和太平湖专项保护为契机,以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积极推进水环境保护工作。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项目156个,已完工项目124个,累计完成投资79.8亿元,其中试点补助资金已到位16亿元。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财政部、环保部共下达中央资金3.9亿元。通过专项治理,黄山市水环境质量水质继续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完成中心城区4个饮用水源、4个县和黄山风景区6个饮用水源地以及14个重点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任务。监测结果表明,黄山市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为优,8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ⅲ类,出境断面水质优于试点考核要求,长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3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ⅰ~ⅱ类。太平湖水质为ⅰ~ⅱ类,丰乐湖、奇墅湖水质为ⅱ~ⅲ类。全市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同时,扎实推进污染减排,严格环境准入。2014年,全市确定减排项目为12个,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综合治理项目6个,结构调整项目6个。目前,12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与此同时,严格控制污染新增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认真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执法、涉重金属(涉铅)行业排查整治、化工(医药)行业排查整治,洗涤中心排查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专项检查工作等专项环保行动,切实保护群众环境权益。(黄山新闻网—黄山日报)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