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打滚”与马武寨

  • 2016-07-01
  • 阅读1799
  • 评论0
“驴打滚”,又叫豆面糕,是北京传统小吃之一。它的做法是:先将黄米面加水蒸熟,再将黄豆炒熟轧成粉面。之后,将蒸熟的黄米面外沾上黄豆粉面再擀成皮,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即成。“驴打滚”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很受顾客喜爱。
  
  元代美食专著《燕都小食杂咏》描述“驴打滚”的诗句为:“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庖厨呼作‘驴打滚’,食客闻香纷纷来。”解释为:“黄豆黏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在古时已约定俗成。
  
  据史书记载,东汉初年,汉光武刘秀御前大将马武曾经驻守在今日北京昌平上口村深山中。现在,驻守之地留有古代驻军遗址和古城墙,有“马武寨”景点。
  
  上口村一带至今流传着“二十八宿之一”的——汉将马武与“驴打滚”的故事。
  
  民间流传“驴打滚”的由来是:在深山马武寨驻守、时刻准备抵御关外之敌的将士们,经常食用山中生长的黄米面蒸馍,久而久之出现厌食现象。那天,统帅马武忽然看到,驮运粮草的毛驴,在间歇时就地打滚,浑身沾满了黄土,于是灵机一动,叫伙夫用黄米面卷入红豆馅儿,然后把黄豆炒熟碾成粉末,像毛驴打滚一样把蒸熟的黄米馍滚上黄豆粉,切成均匀块儿,既好看又有趣。兵士见到这种吃食,争相食用,食后精力充沛。后来,大家把这种食品称作“驴打滚”。
  
  眼下,北京昌平上口村的村民,身着汉代农家服装,研究多种“驴打滚”小吃,开发出“马武宴”、“驴打滚美食宴”,作为乡村民俗旅游的一大招牌。今年春夏之交时,首届“上口村驴打滚美食文化节”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观光客。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