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的朋友圈广告如何讲好故事?

  • 2016-09-01
  • 阅读366
  • 评论0
 8月8日,就在朋友圈刷屏了中国在里约奥运会夺得首金的第二天,朋友圈再次被NIKE、三星等6家企业的原生推广页广告刷屏。借着里约奥运会的势能,再加上秒开、全屏、图文丰富、动感十足等新体验,受众一下子就沉浸在广告主所讲的故事中。广告主既搏了眼球,又赚了口碑。朋友圈广告再度站上社交营销的高地。


  朋友圈广告在旅游业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其他行业。据了解,TripAdvisor、Airbnb、携程、途牛、同程、凯悦、香港迪士尼等都投放过朋友圈广告,一些旅游创业公司也纷纷试水,如6人游旅行网、酒店哥哥、租租车等。然而,这些朋友圈广告却很少有被受众记住并且得到有效转化的,特别是旅游创业公司,花了数十万广告费,得到的有效关注不到10%的比比皆是。为此,环球旅讯特别采访了数家旅游企业以及广告方——腾讯广点通,希望能够了解到朋友圈广告营销的现状。


  花了5万,买了鸡肋?


  从广告正式出现在朋友圈的那天起,到原生推广页广告出现之前,在大多数人想象中,朋友圈广告收费还停留在传说中的500万元/次。其实,随着所谓的通过大数据对群体画像做精准投放这一技术的成熟,朋友圈广告投放收费标准进一步降低(图1)。腾讯还推出了朋友圈广告自助投放功能,主要服务投放5万元/条广告的广告主。


8801_b.jpg


  图1 2016年Q1朋友圈广告投放收费标准


  尽管广告费用降低了,但随着朋友圈信息的泛滥之势,广告主却越来越难触动受众,主打高品质定制游的6人游旅行网就有类似的感受。


  据悉,6人游旅行网围绕公司推广活动在2016年2、3月份投了3次朋友圈广告,每轮投放约5万元,覆盖人群约50万/次,收获点赞和评论等互动数据仅数千人次。高达10~15元/人的获客成本是其暂停投放朋友圈广告的原因之一。


  “相比品牌推广,初创公司更看重广告带来的转化效果。”6人游旅行网CEO贾建强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广告带来关注和APP下载。在广告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就单个获客成本而言,朋友圈广告比体系的另一种广告——MP广告(公众号广告,即内文下方的广告)贵很多,MP广告的获客成本约3~4元/人。当然,如果只追求品牌曝光,朋友圈广告显然效果更好。”


  可见,朋友圈广告是个烧钱的活,贾建强表示,投入5万元和投入500万元所能产生的品牌或其他效应,不是100倍的距离,很有可能是1000倍甚至更多。“覆盖人群越大,越能产生互动效果。”


  酒店哥哥就是一个例子。2015年10月,酒店哥哥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为了达到快速曝光品牌的效果,不久后便投了一轮约300万元的朋友圈广告,曝光次数达到3500万,最终得到公众号粉丝增长2倍、网站访问数据增加20%、订单数据同比增长30%的效果。

19d7_b.jpg


  朋友圈广告为酒店哥哥带来3500万曝光


  不计投入,创意是唯一竞争力


  在原生推广页广告出现之前,受众对朋友圈广告的互动热情已经大幅回落。在入局门槛越公平、平台姿态越开放的时候,广告创意、内容就成为引起覆盖人群互动、实现转化的关键。


  酒店哥哥CEO汤新满称,早期投放朋友圈广告,受众还有猎奇的心理,容易产生互动。现如今,朋友圈广告已经错过了天时、地利,那么“人和”就是唯一的竞争力。


  贾建强也表示,好的创意能让朋友圈广告“事半功倍”。


  然而,无论是已经享受到朋友圈广告所带来的品牌人红利的酒店哥哥,暂停朋友圈广告计划的6人游旅行网,还是其他前仆后继在朋友圈广告投入重金的旅游创业公司,目前还没有能在广告内容和创意上打造出“爆款”、实现高转化率的例子。总结起来,主要没有绕过以下两个坑:


  首先,推广目标与受众、广告素材不一致。假设推广项目是某景区目的地的蹦极活动,如果在受众定向上选择了“普通城市”和“旅游”两个关键词,效果可能并不如“重点城市”、“体育运动”、“旅游”三个关键词的组合。尽管目前朋友圈广告的推广不是基于用户需求推荐,而是基于大数据的匹配度,精准度并不如宣传的神奇,但在城市、年龄层、手机系统、用户兴趣标签等几大类进行用户定向时,广告预算相对较少的企业应该更加慎重,尽可能从对该项目感兴趣的人群出发,做到相对精准投放。


  另外,以租租车“此次出国,租辆车玩”的朋友圈广告为例,该广告旨在引导受众通过租租车进行国际驾照认证件的办理。尽管该广告投入12小时后公众号文章收获了1万多次阅读,但申请办理人数仅1000人左右,最终办理成功人数未知。从文案上看,这是一个需要让受众直观体验到租车便利带来游览尽兴的过程,因此,在广告素材的组织上,剪辑成动态视频的展示就要比图文展示或许更能打动受众。


a282_b.jpg

  组织素材也是朋友圈广告的一项技术活


  其次,有限的广告创意无法引发更大范围的品牌曝光和关注。如果广告创意无法充分调动用户的好奇心,那么广告将很难收获更多的互动加成效应。这就要求企业在设计广告时对素材进行深加工,结合时下热点进行创造。以同程机票的广告为例,广告图片上使用了“李白”这一因为“藏头诗”在微博走红一时“网红”,呼应文案中的“暑道之难”,尽管无法得知最后通过同程机票预订山东航空特价机票的转化率,但同程机票公众号相关文章的点阅量已经突破10万+,在品牌传播方面起到了正面效应。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